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医学影像技术高级职称
男,32岁,双侧上肢疼痛3个月,有慢性肾炎病史,无发热、无外伤及肿瘤病史,行全身骨显像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骨纤维结构不良
B:肾性骨营养不良
C:Paget病
D:双侧上肢骨转移癌
E:以上都不是
卵巢是身体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部位之一,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正常胎儿心血管超声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巨细胞瘤好发年龄为( )
A:60岁以上
B:20~40岁
C:50~60岁
D:1~10岁
E:任何年龄
简述喉部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下腔静脉的主要属支有( )
A:髂总静脉、肝静脉、肠系膜上静脉
B:髂总静脉、肝静脉、脾静脉
C:髂总静脉、肝静脉、肾静脉
D:髂总静脉、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
E:髂总静脉、肝静脉、门静脉
从X线被照体→潜影→可见光→数字影像,这一程序转换的是( )
A:I.I.TV
B:成像板
C:闪烁体+CCD摄像机阵列
D: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E: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下列关于嗜铬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见于14岁以下儿童
B: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
C:既可有实质性肿块,也可有囊性肿块
D:增强扫描后肿瘤强化明显
E:肿瘤大小不能鉴别良恶性
MRI在横断位胰腺水平显示肠系膜上动、静脉常位于( )
A:胰头、体交叉的前方
B:胰体的后下缘
C:钩突的右侧
D:钩突的前方
E:钩突的后方
股骨头缺血坏死典型的MRI表现为( )
A:关节面下片状高信号
B:关节积液
C:半脱位
D:半月征
E:髋臼变浅
关于“肾结核”的影像,下列说法哪项
不正确
( )
A:不规则钙化
B:肾盏破坏
C:肾盂可以无破坏
D:所有患者肾影均缩小
E:IVP示,肾盂显影浅淡
婴儿出生后无胎粪,哭闹,腹胀,无肛门。影像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高位型
B: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低位型
C: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第5型
D: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第6型
E:先天性肠闭锁
血管三维可用于分析其分布、走行、空间定位。
观察蝶鞍时最佳扫描方式是( )
A:冠状扫描
B:横断扫描
C:矢状扫描
D:横断+矢状
E:横断扫描+多方位重建
根据所提供的图像,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腺癌
B:囊腺瘤
C:胰岛细胞瘤
D:十二指肠胃肠间质肿瘤
E:以上都不是
玻璃体的正常CT值为( )
A:-50HU左右
B:-25~5HU
C:12~30HU
D:35~80HU
E:80~120HU
肝脏浓聚放射性胶体药物的机理是( )
A:主动运输
B:间隔浓聚
C:吞噬作用
D:毛细血管栓塞
E:以上都不对
男,68岁,胸闷,咳痰,咯血二月余,胸部CT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右上肺不张
B:右肺中央型肺癌
C:右上肺炎
D:右上肺肉瘤
E:肺炎性假瘤
MRI正常子宫在横断面上的形态是( )
A:不规则形
B:圆形
C:椭圆形
D:三角形
E:横置椭圆形
透视发现右前上纵隔有一椭圆形块影,其中有斑点状致密影,可随吞咽动作向上运动,首先应考虑( )
A:恶性淋巴瘤
B:胸腺瘤
C:畸胎瘤
D:支气管囊肿
E:甲状腺瘤
CT发现右侧肱骨骨干髓腔内密度增高,骨皮质破坏,外侧可见软组织肿块,肿块内有肿瘤骨,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软骨肉瘤
B:骨旁骨肉瘤
C:骨肉瘤
D:尤文肉瘤
E:恶性巨细胞瘤
下列有关“三期梅毒”影像征象中,正确的是( )
A:对髓腔内改变,MRI可确诊
B:长骨骨干广泛骨膜反应、骨质破坏
C:常有细小死骨
D:梅毒中发生在长骨
E:额骨、枕骨变薄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NBCA胶的特点( )
A:易溶解
B:固体
C:血液中迅速凝聚成块
D:短期栓塞剂
E:有抗原性
流空效应
男,56岁,无痛性全程血尿1月,CT平扫及增强检查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肾上极,肾脏局部隆起,平扫时其密度与肾相近,不易分辨其轮廓
B: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强化明显,但仍低于肾皮质的强化
C:增强扫描实质期,病灶强化迅速减退,可清楚的分辨其轮廓
D: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未见充盈缺损影
E:考虑为右肾上极的肾癌
头颅侧位片,下列正常蝶鞍形态中,哪项
不正确
( )
A:圆形
B:椭圆形
C:扁圆形
D:双鞍底
E:桥形蝶鞍
下列有关X线管的结构参数中,
不包括
( )
A:外形尺寸
B:阳极靶面倾角
C:管电流
D:有效焦点尺寸
E:管壁滤过当量
副鼻窦瓦氏位摄影体位要求听眦线与暗盒成多少度角()。
A:20度
B:25度
C:30度
D:37度
E:45度
眼眶增大的诊断标准为( )
A:眼眶上下壁间宽度≥1.5cm
B:眼眶上下壁间宽度≥2.0cm
C:眼眶上下壁间宽度≤2.0cm
D:眼眶上下壁间宽度≤1.5cm
E:眼眶上下壁间宽度≥3.0cm
首页
<上一页
287
288
289
290
29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