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薄则发泄",代表药物如()
A:麻黄
B:大黄
C:木通
D:陈皮
E:附子
根据阴阳属性及可分性,五脏之中,脾为()肝为()
推拿对伤筋的治疗原理有()()()
若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仍未能改善,应考虑存在因素包括()
A:潜在活动性出血
B:细菌感染
C:心功能不全
D:代谢性酸中毒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阳盛、阴盛、阳虚、阴虚的病机特点如何?
清热生津,止呕,除烦的药物是()
A:栀子
B:天花粉
C:淡竹叶
D:芦根
E:决明子
肛裂的主要症状为()
A:哨兵痔
B:便秘
C:肛门疼痛
D:便血
E:皮下瘘
腮腺区淋巴结炎又称为(),青少年及儿童多见。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主症有()
A:诸肢节疼痛
B:身体魁羸
C:头眩短气
D:温温欲吐
E:脚肿如脱
厥证"有涎如拽锯,声在喉咽中"为(),"暴怒得之"为()
患者便血色红,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主方宜选()
A:黄土汤
B:补中益气汤
C:四君子汤
D:归脾汤
E:六味地黄丸
温病辨舌质多候(),辨舌苔则候()
咽鼓管具有什么功能?
虚中夹实属于虚实错杂病理。
患者,男,20岁。右手食指末节肿胀疼痛伴发热6天。6天前在劳动时,患处指腹部不慎被木刺扎伤,未在意,第2天局部肿痛伴发热恶寒,肿痛渐加剧而时有跳痛感,发热不退,舌苔黄腻,脉弦数。其诊断是()
A:蛇腹疔
B:蛇头疔
C:疖
D:蛇眼疔
E:红丝疔
“过劳”主要包括
A:房劳过度
B:久卧少动
C:饮食过饱
D:劳神太过
E:劳力过度
患者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治宜用()
A:逍遥散
B:龙胆泻肝汤
C:一贯煎
D:四逆散
E:复元活血汤
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是()
A:内脏病变反映于五官九窍的途径
B:五脏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C: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的途径
D:脏与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E: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
肾结石多见()
A:上腹部压痛
B:腰部压痛
C:脐周压痛
D:右上腹压痛
E:下腹部压痛
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是()
A:《丹溪心法·痨瘵》
B:《医学正传·劳极》
C:《济生方》
D:《十药神书》
E:《医学入门·痨瘵》
噻嗪类利尿药有哪些不良反应?
青少年哮病发作多为热哮,老年人哮病发作多为冷哮。
简述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怎样鉴别风温和春温?
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的是()
A:麻醉药品
B:第一类精神药品
C:第二类精神药品
D:盐酸二氢埃托啡
E:盐酸哌替啶
泻下逐水的代表方是()麻子仁丸又名()
湿热兼有胃中宿滞夹秽浊郁伏多见()
A:白霉苔
B:白砂苔
C:碱状苔
D:黄白相兼苔
E:老黄苔
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药性理论是()
A:四气
B:五味
C:归经
D:毒性
E:升降浮沉
既补肾阳,又纳气平喘的药物有()()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22岁。头痛2日。患者因近2日因气候炎热,调摄不慎而出现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溲黄。体格检查:T37.7℃,R20次/min,BP118/8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75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头部CT:无异常。
首页
<上一页
286
287
288
289
29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