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变电五通

变电站基建工程设备关键点见证和出厂验收人员要求应有一定的()和专业知识。
A:实际工作经验
B:工作年限
C:专业等级
D:技能等级
对防小动物设施的要求描述正确的有()。
A:防小动物挡板应编号,标志清楚,外观完好、无破损,防鼠板高度不低于40cm
B:捕鼠器外观完好,诱饵无脱落
C:驱鸟装置外观完好,功能正常
D:驱鼠器摆放整齐,工作正常
机械锁具识别码错误,应()
A:更换按键
B:锁孔加油,必要时更换
C:补充标志牌
D:更换识别码并同步至数据库
二类故障发生后省检修公司、地市公司成立故障抢修工作组,编制检修方案,报省公司运检部备案。
组合电器红外热像检测,判断时,应该考虑测量时及()个小时负荷电流的变化情况。
A:前1
B:前2
C:前3
D:前6
330kV及以上变电站应至少配置三路站用电源,主变压器为两台(组)及以上时,由主变压器低压侧引接的站用变台数不少于两台,并应装设一台从站外可靠电源引接的专用备用站用变。
高频阻波器维护中,红外精确测温周期中,330-750kV()个月。
A:半
B:1
C:2
D:3
场区照明充分考虑()巡视及检修场地需求,确定位置及数量。
A:日常
B:全面
C:特殊
D:专业
干式电抗器巡视时,电抗器的引线应(),松弛度适中;连接金具接触良好,无裂纹、发热变色、变形。
A:无散股
B:无断股
C:无扭曲
D:氧化
35kV及以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铁芯绝缘电阻停电试验基准周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验收时,直流系统配置330kV及以上和重要的220kV电压等级变电站直流系统配置应 采用两母线接线方式,两段直流母线之间应设设专用联络电器。正常运行时,两段直流母线应( )。
A:并列运行
B:互为备用
C:分别独立运行
D:一主一备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规定,以下属于地市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应履行的职责的是()。
A:负责本*单位变电站运维安全监督
B:负责本*单位电力设施保护、消防、防汛、防灾减灾、交通安全的监督检查
C:负责本*单位变电站防误闭锁专业管理
D:负责本*单位变电站应急管理以及变电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及考核
年度状态评价每年开展()次。
日常维护:安全工器具()检查1次。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35kV变压器出厂验收时,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超过初次空载损耗()%及以上时,不应通过。
A:5
B:10
C:15
D:20
下列不属于四类故障的是()
A:66~110千伏主设备发生严重损毁
B:10~35千伏主设备发生严重损毁
C:110~220千伏变电站全停
D:35~66千伏变电站全停
变电站技改工程验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等六个主要关键环节。
A:可研初设审查
B:厂内验收
C:到货验收
D:出厂验收
110(66)kV-220kV变压器出厂验收,外施工频耐压试验持续时间为()。
A:1min
B:2min
C:5min
D:30min
运维人员在下雨时对()情况进行检查。
A:房屋渗漏
B:排水
C:通风装置
D:驱潮加热装置
紫外成像检测检测原理:发生外绝缘()过程中,周围气体被击穿而电离,气体电离后放射光波的频率与气体的种类有关,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氮气在局部放电的作用下电离。
A:导电
B:绝缘
C:局部放电
D:发热
检修电源箱内应有()电气示意图,明确空气开关及插座接线布置,级差配置。
A:交流回路
B:直流回路
C:电气回路
D:空开布置
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仪器的准确度不低于()。
A:0.5级
B:1.0级
C:1.5级
D:2.0级
接地开关的传动连杆及导电臂(管)上应按规定设置()
A:合位
B:接地标识
C:分位
D:操作
变电运维班设置应综合考虑管辖变电站的()、分布情况、工作半径、应急处置、基础设施和电网发展等因素。
A:数量
B:交通情况
C:工作强度
D:类别
进行纸绝缘聚合度测量试验准备时,要求配备与工作情况相符的()等。
A:上次试验报告
B:质量控制卡
C:取样工具
D:标准作业卡
变电站以6年为基准周期或在接地网结构发生改变后进行独立避雷针接地网接地阻抗检测,当测试值大于()时应采取降阻措施,必要时进行开挖检查。
开关柜闭锁盒、五防锁具闭锁良好,锁具标号()。
A:正确、清晰
B:正确
C:清晰
D:正确、清楚
35kV以上避雷器交接试验,本体绝缘电阻采用5000V兆欧表,不小于()MΩ。
A:1000
B:2500
C:3000
D:5000
无人变电站应设置()等。
A:生产用房
B:安全用具室
C:备餐室
D:卫生间
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主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以及长度超过100m的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防火隔墙或防火门),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电缆沟每隔一定距离(60米)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A:3
B:4
C:5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