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妇产科高级职称

女性,24岁,有性乱史,近日性交后18小时有高热,可见宫颈口有脓液流出。 下面哪个处理最不妥( )
A:立即剖腹探查
B:后穹隆切开
C:中药+抗生素
D:卧床头高脚低位
E:抗生素
有关雌、孕激素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排卵前雌激素分泌出现第一个高峰,黄体成熟时,分泌出现第二个高峰
B: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发育,常用于治疗子宫发育不良
C:孕激素可使子宫肌肉松弛
D:孕激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温作用
E:以上均正确
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情况可根据()
A:每天早晚自测胎动
B:宫高腹围及胎头双顶径测定
C:羊水US测定
D:NST或OCT
E:羊膜镜检查
短效避孕药大多由_______和_______配伍组成。
下列哪项不符合胎儿发育的特征()。
A:妊娠8周末,内脏器官的原基已形成
B:妊娠12周末,胎儿外生殖器己发育
C:妊娠16周末,骨骼系统已发育
D:妊娠20周末,内脏器官己发育齐全
E:妊娠28周末,胎儿身长约35cm,体重约1000g
胎儿血液含氧量最高的血管是()
A:脐静脉
B:脐动脉
C:下腔静脉
D:肺静脉
E:主动脉
遗传咨询的步骤包括明确诊断和预测子代再现风险。( )
单卵双胎的发生,与种族、遗传、年龄、胎次、医源影响有关。( )
对于宫颈糜烂,下述哪些是恰当的()
A:由于子宫内膜的异位性增生而发生
B:多发生于性成熟期
C:一般不发生于老年期
D:不发生于新生儿期
E:易发生癌变
妊娠合并心脏病阴道分娩的指征()
A:心功能I~Ⅱ级
B:胎儿不大
C:胎位正常
D:宫颈条件良好
E:胎心正常
初孕妇,28岁,停经34周,宫底高度25cm,B超检查BPD7.5cm,羊水指数10cm,胎盘Ⅰ级,脐动脉血流S/D=3.4,NST、生物物理评分正常终止妊娠的指征是()
A:OCT试验呈阴性
B:脐动脉血流S/D=2.9
C:B超动态检测BPD每周增加2mm
D:治疗效果良好,已40周
E:孕妇体重每周增加0.5kg
经腹壁羊膜穿刺术的操作如图,它的并发症有( )
A:母体损伤
B:损伤胎儿、胎盘及脐带
C:羊水渗漏
D:流产或早产
E:宫内继发感染
女,28岁,孕1产1,停经2月,不规则阴道流血10天,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尿HCG阳性,B超提示为葡萄胎。其处理不应包括()
A:需行清宫术
B:每次清宫,刮出物均送病理
C:子宫全切术
D:清宫术后随访2年
E:葡萄胎刮宫术后9周血HCG仍高,需排除侵葡
目前多认为妊娠剧吐与血中______水平增高关系密切。
女性不孕的特殊检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岁妇女,停经4月,子宫约妊娠2月大小,该病人不需要的检查或药物是( )
A:凝血功能化验
B:B超
C:肌注黄体酮
D:口服己烯雌酚
E:静滴缩宫素
关于生殖器官与邻近器官,正确的有()
A:女性的尿道短而直,易引起泌尿系感染
B:增大的子宫常压迫左侧的输尿管
C:阴道前穹隆穿刺易引起膀胱损伤
D:阑尾炎和右侧的附件炎可以相互影响
E:施行子宫切除结扎子宫动脉时容易损伤输尿管
关于黄体正确的是()
A:排卵后黄体分泌孕激素
B:排卵后12~14日黄体开始萎缩
C:妊娠黄体在妊娠18周开始萎缩
D:若卵子未受精,黄体退化为血体
E:若未妊娠,黄体功能一般限于14日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容易发生哪些异常情况。
LEEP刀环形切除术时,(1)边界如何控制?(2)深度如何控制?
雌激素代谢主要在肾脏降解。( )
GTT与PSTT的治疗原则有何不同?
妇女一生各阶段中,哪阶段持续时间长( )
A:新生儿期
B:儿童期
C:青春期
D:性成熟期
E:围绝经期
外源性产褥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____。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以绝经后妇女居多。( )
关于雌激素,以下哪些是不恰当的()
A:雌激素的合成是由卵巢的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在FSH、LH的共同作用下完成
B:有加快阴道上皮脱落的作用
C:排卵前形成第一个高峰,排卵后7~8天形成第二个高峰
D:第二个高峰高于第一个高峰
E:有促进乳腺管和乳腺腺泡发育的作用
根据泌尿生殖瘘的发生部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临床上以________最多见。
目前我国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
A:0.1%~0.2%
B:0.3%~0.5%
C:0.5%~1.0%
D:1.1%~2.0%
E:2.1%~5.0%
阴道脱落细胞雌激素高度影响表示为()
A:40/20/40
B:40/40/20
C:80/10/10
D:10/10/80
E:5/40/55
女,30岁,白带增多1月余。妇检:宫颈中度糜烂,6点处见纳氏囊肿,宫体双附件无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巴氏染色Ⅱ级。该病痊愈机制为()
A:柱状上皮化生
B:鳞状上皮化生
C:鳞状上皮化
D:基底层细胞增生
E:鳞状上皮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