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共课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绝”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人应该先己后人。
击空明兮溯流光。“溯”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此句中“且”的意思是:()
A:而且
B:况且
C:暂且
D:将要
《蚂蚁大战》的主题是()
A: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回归自然
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C:物竞天择,强者生存
D: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才能取得胜利
《人权宣言》全文共()条。
A:15条
B:16条
C:17条
D:18条
下列散文中,运用多方面材料交叉垒积叙事方法的是()
A:《香市》
B:《纪念傅雷》
C:《我与地坛》
D:《哭小弟》
在词中运用了陈皇后、杨玉环和赵飞燕典故的词作是()。
A: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B: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C:李清照的《永遇乐•元宵》
D:晏殊的《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主旨是()。
A:思念故乡
B:悼念亡妻
C:诉说爱情
D:哀伤沦落
《先妣事略》说说这篇文章叙事的特色。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用以强化爱国激情的一个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比拟
C:反复
D:排比
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这一段文里宝玉与林黛玉共读的那本书是()。
A:《牡丹亭》
B:《长恨歌》
C:《西厢记》
D:《窦娥寃》
新中国后,散文出现了复兴的势头,散文作品大量问世,有的作品已成为一种模式,“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是作家()的散文结构模式
我们可以这样对待父母()
A:鼓励他们继续艰苦朴素锻炼身体
B:经常跟他们聊聊天
C:经济上给予帮助
D:想发脾气就发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1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2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第3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找出这段文字的喻体和被喻体。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说理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论证
B:归纳论证
C:对比论证
D:类比论证
《涉江》中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十七届三中
B:十八届四中
C:十七届四中
D:十八届三中
下列《宝黛吵架》的人物语言中,表现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有()
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林黛玉说)
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
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
D: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贾宝玉说)
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论学问》中培根认为,学问上“娱乐”的用途是指()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
皆白衣冠以送之。解释“衣冠”在句中的用法及意思。
《风波》最末一段“现在的七斤,……一瘸一拐的往来。”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个结尾与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相呼应?作者用这一呼应来说明什么?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为什么说这个结尾深化了小说主题思想?
深圳市税务局关于……通告。
查阅资料,谈谈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来源是什么?
泰戈尔的小说《摩诃摩耶》的主人公的悲剧是源于以下哪个宗教的习俗?()
A:佛教
B:基督教
C:婆罗门教
D:伊斯兰教
《美文的沙漠》是一篇()
A:抒情散文
B:写景散文
C:政论文
D:文化随笔
以下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是()。
A:《劝学》
B:《冯谖客孟尝君》
C:《桔颂》
D:《秦晋殽之战》
《苏州园林》中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句话运用了()
A:引用
B:举例
C:图表
D:比喻
2016年3月2日23时,安理会以15票赞成一致通过了由美国提交进一步制裁朝鲜的决议草案。这项《对朝制裁2270号决议》是安理会为应对朝鲜1月6日进行()核试验和2月7日发射远程弹道导弹而通过的联合国70余年历史上最强而有力的非军事制裁决议。
A:第二次
B:第三次
C:第四次
D:第五次
以下对决策的理解,哪项是错误的()
A:决策是做决定并付诸实践的过程
B:决策时对一个问题产生解决要求,经过思维活动做出行动并决定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C:决策是明确目标的过程
D:决策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