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职业卫生高级职称
世界卫生组织是在哪年提出的积极的健康观()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E:1949年
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个人特殊生理或()。
男,35岁。在印染厂工作。工作中突然感到头痛、胸闷、心悸。查体:呼吸26次/分,心率120次/分,律齐。尿液呈棕褐色检查发现高铁血红蛋白增高,可能为何种毒物中毒()
A:苯胺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二氧化碳
E:以上均不正确
活性碳管常用来采集空气中的()。
A:有机化合物
B:无机化合物
C:金属化合物
D:粉尘
E:以上均不是
青春期一般指()
A:10~20岁
B:12~20岁
C:8~18岁
D:10~15岁
E:15~20岁
1974年印度两个邦中有200个村庄暴发中毒性肝炎,398人发病,死亡106人,中毒时适逢暴雨,患者均食用过霉变食物,临床症状以黄疸为主,兼有呕吐、厌食和发病,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肝脾增大及肝硬变,用发病村庄一些家庭剩饭喂狗,狗出现死亡粮谷类最好保藏方法是()
A:低温保藏
B:高温杀菌保藏
C:脱水与干燥保藏
D:腌渍保藏
E:烟熏保藏
以社区为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人数最多的是()
A:严重病人
B:常见健康问题的就诊人
C:专科病人
D:慢性病人
E:健康人
下列毒物中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三硝基甲苯
B:苯
C:甲苯、二甲苯
D:砷
E:铅
谷类中影响矿物元素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水苏糖
B:棉籽糖
C:植酸
D: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E:皂苷
食品卫生监测的含义是()
A:对某食品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实验室检验
B:运用科学手段,有计划、有目的、连续并系统地收集和整理有关食品卫生数据资料,分析和评价辖区的食品卫生质量和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卫生状况
C:对在食品卫生监督中采集的样品进行食品卫生检验工作
D:对科研、调查等目的而进行的采样检验
E:以上含义都不正确
患者男性,48岁,脑出血,意识丧失,该患者的体位是
A:自主体位
B:强迫仰卧位
C:被动体位
D:强迫坐位
E:强迫侧卧位
当有人员烧伤时,应迅速将伤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不要任意把水泡弄破,是为了避免()
A:身体着凉
B:扩大影响
C:伤面污染
膳食中钙的最好来源是()
A:豆类及豆制品
B:蛋类及蛋质品
C:肉类及肉制品
D:乳类及乳制品
患者男性,42岁,糖尿病20年,一天前出现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尿酮体(++++),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为()
A:急性胃肠炎
B:酮症酸中毒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胃炎
E:急性胆囊炎
对化妆品生产企业预防性卫生监督是指下列哪种监督()
A:对新、改、扩建企业厂址选择审查
B:对新、改、扩建企业的车间布局进行卫生审查
C:对新、改、扩建企业的工艺流程和卫生设施进行卫生审查
D:对新、改、扩建企业进行竣工验收
E:对正常生产进行检查
关于疲劳、疲倦和过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疲倦是客观的生理现象,疲劳是人的主观感觉
B:疲劳和疲倦的生理机制均与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有关
C:疲劳时一定会出现疲倦,疲倦时也一定会有疲劳
D:过劳属于病理状况,经短时间休息不能恢复
E:过劳是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的依据
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生原因
不包括
()
A:膳食摄入不足
B:不良饮食习惯
C:不恰当的节食减肥
D:疾病
E:体育锻炼过少
实验性研究
不包括
下列哪一项()
A:主要在现场进行的研究
B:在人群中观察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C:改变环境条件以消除某种可疑的因素,观察其后发病率的变化,证实这些因素的病因作用
D:在临床上观察某种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
E:先选病例,再探索其暴露因素
下列哪项属于公共卫生执法法律关系的客体()
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B:公共卫生执法法律关系主体的作为
C:与人的健康有关的物品
D:公共卫生执法法律关系主体的不作为
E:相对人
在下列参数中,常用来制定每日容许摄入量和最高容许浓度的是()
A:LOEL
B:LD
50
C:NOAEL
D:RfD
E:Zch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寻找疾病的生物学病因
B: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
C:延长人类寿命
D:改善生活条件
E:便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哪项不是职业危害的前期预防()
A:危害因素的强度符合标准
B:有相应防护设施
C:有害无害作业分开
D:中毒后就近治疗及时上报
E: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
我国现阶段的医学模式是()
A:生物医学模式
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阶段
D: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E:社会医学模式
要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必须按“职业病三级预防”的要求开展工作。二级预防是指().
A:通过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改革工艺、改进生产过程、配置完善的防护设施,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或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卫生标准。在一级预防中,做好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至关重要。
B:开展健康监护,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
C:对已患职业病者及时诊断治疗,促进康复或防止病情发展。
某皮革加T厂鞣革车间出现多例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有明显的黏膜刺激症状,并出现咳嗽、胸闷、眼结膜水肿,体检时,肺部可闻干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增粗。其最有可能接触的生产性毒物是()
A:H2S
B:硫化钠
C:鞣酸
D:二硫化碳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哪项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性有关()
A:接触性质
B:接触方式
C:接触时间
D:接触机会
E:接触毒物浓度
根据国标《化妆品适用标签》规定,产品批号必须标注在()
A:销售包装的任何部位
B:销售包装的主视面
C:销售包装的可视面
D:销售包装的侧面
E:包装的任何部位
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个体采样的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
A:A劳动者数不足6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
B:B劳动者数为7—9时,采样对象数为6
C:C劳动者数为10—14时,采样对象数为7
D:D劳动者数为15—26时,采样对象数为8
病原体的变异有下列哪些情况()
A:病原体抗原的变异
B:病原体毒力的变异
C:对化学药物治疗以及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
D: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变异
E:病原体适应新宿主
遏止医疗费用急剧上涨最好的办法是()
A:进行有效的健康干预
B: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C:有效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D:控制慢性病的危害
E:控制医疗设备的应用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