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皮肤与性病学高级职称

组织病理学:纤维组织间有结节状瘤细胞团,中央坏死,坏死周边的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瘤细胞团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核异型性明显,但罕见双核或奇形核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波形蛋白、CD34和角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上皮样肉瘤
B: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C: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D:血管肉瘤
E:深部环状肉芽肿
患者女,36岁,因“咽痛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全身反复起红斑、风团1个月,弛张热、关节痛10+d”来诊。给予清热解毒、抗感染治疗无效。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查体:T39.5℃,P120次/min,R28次/min,BP100/50mmHg;急病面容;颈部及腋窝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余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查体:面部、躯干和四肢可见水肿性红斑、风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97g/L,RBC3.4×1012/L,WBC16.89×109/L,N0.835,PLT416×109/L;ESR130mm/h;CRP61.20mg/L;RF(-),ENA全套(-);疟原虫及肥达试验(-);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ECG、胸部X线片正常。入院诊断:急性荨麻疹?药物性皮炎?发热原因待查。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A:血培养
B:LDH
C:肿瘤标志物全套检查
D:血清铁蛋白
E:病毒全套
F: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SO试验)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提示经上述系列检查确诊后,予以甲泼尼龙40mg/d治疗5d,患者上述症状消失,随后要求出院带药治疗。出院后自停激素,停药后1周患者突然抽搐,随后陷入浅昏迷,皮肤上出现淤斑。血氨基转移酶升高,PLT56×109/L,WBC2.89×109/L,低纤维蛋白原血症(<2.5g/L),AST升高(>369U/L)。)()。
A:诊断应考虑为成人Still病
B:成人Still病可累及多系统
C:该患者并发了DIC
D:该患者并发了噬血细胞综合征
E: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
F: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G:停用抗生素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诊断不考虑的疾病是(提示外周血及骨髓血培养(-);骨髓穿刺结果无明显异常;咽拭子真菌及细菌培养(-);淋巴结活检:炎症反应。心脏彩超:正常。)()。
A:SLE
B:淋巴瘤
C:败血症
D:成人Still病
E:风湿热
F: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终的诊断是(提示骨髓组织病理学:有大量分化良好的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现象;复查ANA1∶80,dsDNA(-)。)()。
A:成人Still病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B: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脑病
C:噬血细胞综合征
D:成人Still病
E:感染性休克
F: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女性,62岁。口腔溃烂疼痛4个月,全身红斑伴瘙痒1周。病程中无四肢肌肉疼痛和无力。发病前身体健康。体格检查:面、颈、躯干、四肢广泛分布大量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疹、斑丘疹,表面覆有灰白色鳞屑,三联征阴性,皮损以面颈部为著,未有水疱、大疱及糜烂。口唇、舌及两侧颊黏膜较多处大小不等的糜烂,口唇部分糜烂面表面结痂。系统检查无异常。入院1周后出现双侧眼球结膜充血和眼睑糜烂。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以下哪些疾病()。
A:寻常型银屑病
B:玫瑰糠疹
C:二期梅毒
D:扁平苔藓
E:白塞病
F:天疱疮
患者男,10岁,因“双下肢淤点、淤斑、水疱、血疱3d,腹痛1d”来诊。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性红斑
B:过敏性紫癜
C:硬红斑
D:红斑性肢痛病
E: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F:脂膜炎
G:Sweet综合征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治疗上可采取的措施有(提示粪隐血(+);腹部X线片:未见异常。)()。
A:禁食、水
B:糖皮质激素
C:补充液体及能量
D:应用抑酸剂
E:口服抗组胺药物及非甾体消炎药
F:静脉滴注维生素C
G:应用山莨菪碱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紧急给予的处理是(提示患儿腹痛明显。查体: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
A: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B:口服硫唑嘌呤
C:肌内注射山莨菪碱
D:静脉滴注法莫替丁
E:口服抗组胺药
F:急查腹部X线片
G:急查淀粉酶
患者女,36岁,因“咽痛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全身反复起红斑、风团1个月,弛张热、关节痛10+d”来诊。给予清热解毒、抗感染治疗无效。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查体:T39.5℃,P120次/min,R28次/min,BP100/50mmHg;急病面容;颈部及腋窝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余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查体:面部、躯干和四肢可见水肿性红斑、风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97g/L,RBC3.4×1012/L,WBC16.89×109/L,N0.835,PLT416×109/L;ESR130mm/h;CRP61.20mg/L;RF(-),ENA全套(-);疟原虫及肥达试验(-);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ECG、胸部X线片正常。入院诊断:急性荨麻疹?药物性皮炎?发热原因待查。该患者最终的诊断是(提示骨髓组织病理学:有大量分化良好的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现象;复查ANA1∶80,dsDNA(-)。)()。
A:成人Still病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B: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脑病
C:噬血细胞综合征
D:成人Still病
E:感染性休克
F: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患者女,36岁,因“咽痛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全身反复起红斑、风团1个月,弛张热、关节痛10+d”来诊。给予清热解毒、抗感染治疗无效。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查体:T39.5℃,P120次/min,R28次/min,BP100/50mmHg;急病面容;颈部及腋窝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余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查体:面部、躯干和四肢可见水肿性红斑、风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97g/L,RBC3.4×1012/L,WBC16.89×109/L,N0.835,PLT416×109/L;ESR130mm/h;CRP61.20mg/L;RF(-),ENA全套(-);疟原虫及肥达试验(-);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ECG、胸部X线片正常。入院诊断:急性荨麻疹?药物性皮炎?发热原因待查。诊断不考虑的疾病是(提示外周血及骨髓血培养(-);骨髓穿刺结果无明显异常;咽拭子真菌及细菌培养(-);淋巴结活检:炎症反应。心脏彩超:正常。)()。
A:SLE
B:淋巴瘤
C:败血症
D:成人Still病
E:风湿热
F: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关于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叙述错误的是()。
A:15%~20%的SCLE患者可能转变为SLE
B:抗Ro/SSA抗体和抗La/SSB抗体是标志性抗体
C:皮损愈后常留有瘢痕
D:部分患者HLA-DR3(+)
E:抗ds-DNA抗体(+)是SCLE转变为SLE的危险因素-
臭汗症下列哪项不正确()
A:无遗传性
B:夏季多发
C:常伴多汗症
D:足部和腋部最常见
E:多在青春期开始发病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liquefactionofbasalcells)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口腔粘膜自身抗体。
HIV感染者在病程中发生皮肤粘膜病变的占( )
A:50%
B:70%
C:80%
D:90%
与SLE患者血小板减少有关的抗体是()。
A:ANA
B:抗心磷脂抗体
C:抗dsDNA抗体
D:抗Sm抗体
E:抗RNP抗体
下面对于重症多形红斑的治疗错误的是()。
A: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B:加强营养
C:防止眼部并发症
D:合并感染时给予抗生素
E:病情控制后立即停用激素
以下关于皮肤内组织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表皮属于复层鳞状上皮
B:真皮属于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C:皮下组织属于疏松结缔组织
D:毛发属于特殊的上皮组织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潜伏期一般为( )
A:1周
B:1~2周
C:1~3周
D:3~4周
最常与淋病伴发并导致迁延不愈的是( )
A:梅毒
B:尖锐湿疣
C:非淋菌性尿道炎
D:生殖器疱疹
试述手足癣的临床类型。
皮肤黏多糖的组成主要为()。
A:透明质酸和糖醛酸
B:硫酸角质素和氨基己糖
C:胶原分子和胶原酶
D:板层素和连接蛋白
E:氨基己糖和糖醛酸
引起汗疱疹的发病机制为()
A:内源性皮肤湿疹样反应
B:汗液潴留
C:真菌感染
D:洗涤用品刺激
E:食物过敏
焦油具有光敏性。
与皮下组织厚度有关的因素有( )
A:部位
B:性别
C:营养状况
D:遗传
女性,40岁,近1周无明显诱因,面部及四肢躯干多发扁平隆起的浸润性红色斑块,触痛明显,伴发热38℃。其皮肤病理的突出特点为()
A:真皮深部血管周围炎症
B:脂肪小叶间血管周围炎症
C:真皮浅中层血管及周围嗜中性白细胞浸润,有核尘
D:血管周围肉芽肿形成
E:小动脉内血栓形成
黏膜白斑的临床特点为()
A:中年以上男性多发
B:边界清楚
C:多无自觉症状
D:伴黏膜萎缩
E:可恶变
以下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环磷酰胺的是( )
A:脑损害
B:流感样症状
C:膀胱毒性
D:肾损害
多形性红斑的皮疹有( )
A:风团
B:丘疹
C:紫癜
D:水疱
易引起红斑狼疮的药物是( )
A:普鲁卡因酰胺
B:肼苯达嗪
C:羟氯喹
D:环磷酰胺
水生生物引起皮肤损害的发病机制有()。
A:机械性损伤
B:速发型变态反应
C:Ⅱ型变态反应
D:Ⅲ型变态反应
E:异物肉芽肿反应
结节性痒疹可应用的治疗方法有()。
A:防蚊虫花露水
B:激素类药膏
C:手术切除
D:冷冻
E:皮损内注射类固醇
下列烧伤患者中不必住院治疗的有()。
A:Ⅱ度烧伤小于体表面积15%,无面、手足及会阴部受累
B:Ⅲ度烧伤小于体表面积2%者
C:Ⅱ度双足、双小腿烧伤
D:Ⅰ度烧伤
E:青年男性Ⅱ度烧伤面积25%,无面、手足及会阴部受累
简述潜伏梅毒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