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教学设计题: 白鹅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jǐng),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tài),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li)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xiāo);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háng)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fèi)。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pō)像京剧里的净角(jué)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shē)侈(chǐ);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gǒu)。譬(pì)如吃了一口饭,倘(tǎng)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guān)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pí)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kuī)伺(Sì)。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mǐn)捷(jié)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gōng)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须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C:理解课文
D: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是(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家庭环境
C:教育的自身状况
D:社会发展状况
备课的内容主要有()。
A:备课程标准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E:备学法
从97000数起,一千一千地数到第三个数,这个数是多少?结果正确的是()
A:99000
B:100000
C:101000
品德受道德观念控制,所以有时不是自己的自觉行为。()
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学校教育
B:知识
C:迁移
D:应用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碳酸饮料中的主要物质是()。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氧气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
A:8
B:9
C:10
D:11
元认知是__________,即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与控制。
汉语拼音里有()个单韵母。
A:Α.4个
B:Β.5个
C:C.6个
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托勒密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总结了古代希腊天文学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天文学理论——()。
A:日心体系
B:月心体系
C:地心体系
D:地动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多少周岁的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入睡了
A:静寂
B:沉寂
C:寂寞
“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
A:《学校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教师管理条例》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忐忑不安、来日方常、大吃一惊、满怀信心
B:创作、自豪、严历坚定
C:欢声笑语、破烂不堪、失魂洛魄、聊胜于无
D:喋喋不休、一如既往、震耳欲聋、满腔怒火
暗示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A: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A:消极
B:权威
C:民主
D:积极
下列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说法错误的是( )。
A: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B: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C: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D: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900000000○9亿,在○里填上“>”,“<”或“=”,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体现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2011年年末,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三个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如何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高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除学校统一举行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外,他还会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研究性评价
()俗称视力,指在一定距离上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视觉能力。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O”,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0.072÷9=()。
A:0.08
B:0.008
C:0.0008
首页
<上一页
275
276
277
278
27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