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哲学
儒家八派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哪个阶级的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
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农民阶级
“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出自:()
A:季羡林
B:王国维
C:郭沫若
D:鲁迅
什么是超越性存在?()
A:爱
B:命运
C:良知
D:金钱
在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中,不具有传递性的是()。
A:同一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E:真包含于关系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指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人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B: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限制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名实
与科学知识相比对于常识基本特点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历史性
D:反思性
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客观实际
B:机遇
C:家庭条件
D:个人的亲朋关系
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 1、这些作品或者政治上有错误,或者艺术上有缺点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2、他或者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个诗人,或者是个演员。 3、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 4、对待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可以有三种态度,或者是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者是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或者是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 5、在本书的成书国策中,他们或者给予指导,或者给予鼓励,或者提供资料。 6、也许是甲队,也许是乙队获得“五一杯”网球赛的冠军。
无论是心身平行论还是预定和谐论都无需借助至上的存在,即上帝或自然。
机械论是将实体和现象分别看作是()。
A:目的;过程
B:过程;目的
C:原因;结果
D:结果;原因
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道通为一。
目前为止能够作为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几个()?
A:一
B:二
C:三
D:四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
A:系统化的知识。
B: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分门别类的学问。
D:非A非B非C。
从8月12日到8月21日,在京、津、杭、深四个城市里,公安交管部门发放的“二○○二”式机动车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短短的十天中,人们从最初的兴奋、好奇、肯定中,慢慢咂过味来,直至最后理性的思考占了上风:“个性化”也应该有“法度”!8月21日,新车牌被暂停发放。四城市交管部门发放“个性化”车牌依据的是《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02〕85号),无疑问题就出在这个依据上。按照这一“通知”,纪念日、姓名、公司名称等都有可能“化”为新车车牌号。于是,被称为最具“创意”的号码,如“USA•911”、“FBI•001”、“IBM•001”、“SEX•001”、“CHN•001”等相继出炉,车主们在享受个性张扬带来的巨大精神满足的同时,这一“通知”也开始接受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的拷问。依照行政法有关理论,任何行政规范性文件都必须依法制定,既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法规、规章相抵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现有的法律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关于注册车牌的法律规定,但问题就出在,“通知”对现行法律条文尽到了应有的注意,却忽略了法律中所体现出的法律原则与理念。如,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进行了严格规范,如第九条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二)、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等等。 在个性化车牌政策的整个酝酿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媒体报道过政策制定者为此召开过听证会。政策叫停之前,并没有任何征兆,车管部门甚至还在叫停几天前通过媒体向人们保证,数分钟之内就可以制作一个车牌,车主们大可不必扎堆儿办照。而叫停之后,相关部门也没有随之给出正式的解释,一纸公告“系统故障”,任凭广大群众云山雾罩。而作为政策的相关者,群众本来是有知情权的。更何况,承诺无法兑现也会影响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一项政策的推出应当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酝酿、实施、废止都应当有一个科学论证的前提,否则,其可行性在理论上就会遭受怀疑,在实践中很可能遭受否定。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材料表明()
A:政策和法律往往是矛盾和冲突的
B:公共政策的结果和预期之间经常有重大的偏差
C:政策和法律往往是一致的
D: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往往相互冲突
简述李翱《复性书》的主要内容。
两个()等于是这样一种许诺:把自然能力的分配看作是一种集体的资产,以致较幸运者只有通过帮助那些较不幸者才能使自己获利。
A:政治原则
B:正义原则
C:经济原则
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抽象逻辑否定()
A:同一律
B:矛盾律
C:充足理由率
D:排中律
东西教会正式分裂后形成了新教和天主教两支。
()提出“世事明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观点。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亚里斯多德对()这一概念的运用是他的体系中的缺点之一。
A:质料
B:形式
C:潜能
为什么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但不能将其绝对化?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 什么作用?
片面的正义性
故宫中基本呈“前朝后寝”模式,下面哪一项属于后寝?()
A:太和殿
B:中和殿
C:坤宁宫
D:保和殿
社会生产力
主观辩证法是指:()
A: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B:辩证的思维
C: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
D:唯心主义辩证法
简述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对休谟类型的经验主义和理性派唯心义的超越及它的局限性。
论述康德批判哲学的中心问题及解题思路
首页
<上一页
275
276
277
278
27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