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出现卷发状菌的细菌是()
A:炭疽芽孢杆菌
B:肉毒梭菌
C:脆弱杆菌
D:棒状杆菌
E:蜡样芽孢杆菌
CTL杀伤靶细胞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CTL无需与靶细胞接触
B:靶细胞被溶解时,CTL同时受损
C:CTL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D:穿孔素诱导靶细胞凋亡
E:一个CTL只能杀伤一个靶细胞
具有刺激造血细胞作用的IL是()
A:IL-1、IL-6、IL-8、TNF-α
B:IL-2、IL-12
C:IL-4、IL-5、IL-6
D:IL-1、IL-2
E:IL-3、IL-6、IL-7、IL-11
有关包涵体细胞,错误的说法是( )
A:由吞噬细胞吞噬聚集的IgG、IgM、RF等形成
B:由中性粒细胞吞噬聚集的IgG、IgM、RF等形成
C:由中性粒细胞吞噬白细胞核与抗核抗体结合体形成
D:由中性粒细胞吞噬单核细胞、补体及纤维蛋白形成
E:主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也见于化脓性关节炎
血浆中催化脂肪酰转移到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的酶是()
A:LCAT
B:脂酰转移酶
C:磷脂酶
D:LPL
E:肉碱脂酰转移酶
按变温方式不同,PCR基因扩增仪可分为()。
A:水浴式PCR仪
B:梯度PCR仪
C:原位PCR仪
D:变温金属块式PCR仪
E:变温气流式PCR仪
革兰染色是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之一,复染的作用是()
A:增加已着色菌颜色
B:使脱色菌体着色
C:减轻着色菌体颜色
D:使革兰阳性菌的颜色改变
E:使革兰阴性菌的颜色变浅
下列关于免疫比浊法,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比浊法属散射光谱分析法
B:免疫比浊法分透散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C:免疫比浊法测定时只能在反应曲线的左侧进行
D:免疫比浊法必须在聚合过多形成絮状沉淀之前进行浊度测定
E:免疫比浊法要求抗原过量
使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错误的说法是()
A:Miller窥盘有2个方格,其小方格的面积是大方格面积的1/9
B:计数前要将Miller窥盘装入目镜筒
C:选择涂片上红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计数
D:计数大方格内所有红细胞,计数小方格内的网织红细胞
E:Miller窥盘可将网织红细胞计数的CV值控制在10%左右
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很多,包括PTH缺乏、维生素D缺乏、低白蛋白血症等,判断低钙血症需要掌握患者的代谢情况。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吸收不良或不适当饮食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是()
A:PTH缺乏
B:维生素D缺乏
C:慢性肾功能减退
D:低白蛋白血症
E:高磷血症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是()
A:PTH缺乏
B:维生素D缺乏
C:慢性肾功能减退
D:低白蛋白血症
E:高磷血症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颈部手术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是()
A:PTH缺乏
B:维生素D缺乏
C:慢性肾功能减退
D:低白蛋白血症
E:高磷血症
正常菌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可引起疾病,成为条件致病菌
白血病复发的实验室指标是()
A:原始、幼稚细胞大于5%
B:原始、幼稚细胞小于20%
C:原始、幼稚细胞大于20%
D:原始、幼稚细胞大于30%
E:原始、幼稚细胞10%~20%
继发性再障的主要病因有()
A:药物化学因素
B:感染因素
C:电离因素
D:造血干细胞异常
E:内分泌因素
以下哪个测试属于即时检测(POCT,pointofcaretest)类()
A:家用血糖试纸
B:荧光定量PCR检测
C:微生物检测
D:血常规检测
E:尿常规检测
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结构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血红蛋白是珠蛋白和亚铁血红蛋白组合的蛋白质
B: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含4个亚铁血红蛋白
C:亚铁血红蛋白由原卟啉和一个Fe2+组成
D:每一个亚铁血红蛋白包裹一个珠蛋白
E:珠蛋白的肽链分为α、β两类
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免疫原
亲和层析支持物最常用的是( )
A:聚丙烯酰胺
B:Sepharose4B
C:硝酸纤维素
D:多孔玻璃球
E:琼脂粉
下列不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化项目是()
A:肌红蛋白
B:肌酸激酶MB同工酶
C:肌动蛋白
D:心肌肌钙蛋白T
E:心肌肌钙蛋白I
关于新生隐球菌生物学性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酵母型菌
B:用墨汁负染镜检后可见宽厚的荚膜
C:在25℃和37℃培养均能生长
D:可产生芽生孢子
E:可形成假菌丝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NAD
+
作为脱氢酶类的辅酶,可接受()
A:2个电子
B:2个氢原子
C:1个氢质子1个电子
D:2个氢质子1个电子
E:1个氢质子2个电子
培养基制备的原则有()
A:充足的营养物质
B:合适的pH值
C:必要的气体
D:须经灭菌处理
E:根据培养对象和目的而选用
使糖酵解减弱和糖异生增强的主要调节因素是()
A:果糖-6-磷酸浓度增高
B:柠檬酸浓度降低
C:乙酰辅酶A水平下降
D:ATP/ADP比值减少
E:ATP/ADP比值增高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催化转录的产物是()
A:45SrRNA
B:hnRNA
C:tRNA
D:5SrRNA
E:snRNA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盲法
B: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C:设立对照组
D:不设立对照组
E:统计学检验
可用于初步鉴别大肠埃希菌与沙门菌、志贺菌试验是()
A:乳糖发酵
B:吲哚试验
C:葡萄糖发酵
D:硫化氢试验
E:脲酶试验
细胞因子分子生物学检测所测定的目标是()
A:可溶性细胞因子
B:细胞因子的mRNA
C:细胞内细胞因子
D: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E:细胞因子聚合物
患者男,40岁,疲乏无力,头晕,体温正常,贫血外貌,双下肢有散在紫癜,两周前曾因感冒服用过扑热息痛类药物,服用药物期间曾发现尿色呈酱油色,血常规:Hb65g/L,WBC18×10
9
/L,PLT60×10
9
/L。对其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测项目是()
A:抗核抗体检测
B:过敏原皮肤试验
C:Coombs实验
D:血清免疫复合物测定
E:骨髓穿刺
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抗原抗体反应有交叉反应,故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不强
B: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抗体量略大于抗原量时,形成的复合物最大
C: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为游离的抗原与抗体后其生物学活性将发生改变
D: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复合物又可解离为游离的抗原与抗体
E: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首页
<上一页
268
269
270
271
27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