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皮肤与性病学高级职称
患儿,男,10岁,近日患感冒,今日晨起发现胸前、背部密布针尖至米粒大小斑丘疹。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感冒后口服“复方新诺明”,曾有“磺胺”过敏史,查体见:皮疹颜色鲜艳,伴见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选方应为:()。
A:消风散加减
B:银翘散加减
C: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D:清营汤加减
E:防风通圣散加减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查体见:双眼布满血丝,眼泪汪汪,Koplik斑阳性,体温38.8℃,诊断是:()。
A:风疹
B:麻疹
C:幼儿急疹
D:药疹
E:湿疹
老年肾虚患者,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痠软。治疗应首选()。
A:肾气丸
B:济川煎
C:真武汤
D:地黄饮子
E:六味地黄丸
功能健脾的药物有( )
A:猪苓
B:茯苓
C:薏苡仁
D:车前子
E:厚朴
瘢痕灸多用于治疗()。
A:肺痨瘰疬
B:虚寒病证
C:风寒痹痛
D:阳痿早泄
E:疮疡久溃不敛
经脉循行的发现是由于()。
A:针刺感应出现
B:温灸热感扩散
C:练气功时感觉
D:药物性能的归经
E:熏洗、推拿疗效
有关皮肤针法,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叩刺部位一般分为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
B:循经叩刺常取四肢末端部位腧穴
C:穴位叩刺常取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
D:局部叩刺多用于局部瘀肿疼痛及顽癣等
E:刺激的强度要根据刺激的部位而定
跖疣的治疗方法以下哪一项不适宜:()。
A:中药内服、外洗
B:电烧灼法
C:液氮冷冻疗法
D:手术切除疗法
E:推疣疗法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的是()。
A:柴胡
B:黄芩
C:干姜
D:人参
E:大枣
表示药物增效的配伍关系是()。
A:相畏、相杀
B:相须、相反
C:相反、相恶
D:相须、相使
E:相恶、相杀
瘰疠溃破后疮口的特点是:()。
A:呈岩穴状
B:呈穿凿形
C:边缘削直
D:呈潜行性空腔
E:中深边浅形
清热剂的分类中
不包括
()。
A:清热解毒
B:清营凉血
C:清脏腑热
D:清气分热
E:清热泻下
行针的目的
不包括
()。
A:激发经气
B:防止晕针
C:缓解滞针
D:催气速行
E:补虚泻实
耳针法中,穴位注射的一般注射剂量为()。
A:0.1~0.5ml
B:0.1ml
C:0.3~0.5ml
D:0.5~1ml
E:1ml
以下哪穴不是足太阴脾经的五输穴()。
A:大都
B:地机
C:商丘
D:太白
E:隐白
毫针的保藏是为了防止()。
A:针尖受损
B:针身弯曲
C:经常维修
D:影响进针
E:以上都不是
精神紧张、焦虑恐怖等引起的汗液分泌增多,称为:()。
A:显性发汗
B:精神性发汗
C:味觉性发汗
D:不显性发汗
E:多汗
下列各组药物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A:巴豆与牵牛
B:丁香与三棱
C:牙硝与郁金
D:官桂与五灵脂
E:人参与石脂
苦寒败胃,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A:石膏
B:栀子
C:芦根
D:天花粉
E:淡竹叶
下列哪项
不属于
远部选穴()。
A:目赤选关冲
B:胃痛选足三里
C:耳聋选中渚
D:咳嗽取中府
E:头痛选至阴
方药配伍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的方剂是()。
A:大定风珠
B:小活络丹
C:十灰散
D:消风散
E:槐花散
某女,身发风疹,疹出色红,全身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微黄,脉浮数有力,治宜选用()。
A:玉真散
B:川芎茶调散
C:败毒散
D:消风散
E:银翘散
治疗瘰疬、瘿瘤等证的药物一般具有的药味是()。
A:苦
B:甘
C:咸
D:涩
E:淡
淋菌性附睾炎宜:()。
A:头孢曲松0.25克,一次肌注
B:链霉素0.25克,一次肌注
C:大观霉素2克,肌注,一次/日,连续10天
D:环丙沙星0.5克,一次口服
E:氧氟沙星0.4克,一次口服
下列关于板层状鱼鳞病正确的是:()。
A:出生即有皮损
B:以肢体伸侧和外阴处明显
C:掌跖不伴角化过度
D:表现为三角形鳞屑
E: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湿邪
下列属于本经配穴法的是()。
A:牙痛取颊车、内庭
B:咳嗽取中府、太渊
C:头痛取合谷、内庭
D:风热感冒取尺泽、曲泉
E:痹症取涌泉、昆仑
枳实导滞丸与木香槟榔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大黄黄连
B:黄芩黄柏
C:泽泻茯苓
D:香附木香
E:青皮枳壳
据《素问·咳论》,五藏各以其时受病,“乘夏”则何脏先受邪()。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下列有关慢性肝炎中医治疗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肝胆湿热证,主方用芍药汤
B:脾肾阳虚证,主方用金匮肾气丸
C:肝肾阴虚证,主方用滋水清肝饮
D:肝郁脾虚证,主方用逍遥散
E:瘀血阻络证,主方用血府逐瘀汤
呼吸补泻的操作方法是()。
A:患者吸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患者呼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B: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
C: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补
D: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泻
E: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