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质量检测人员

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的碎石、卵石和破碎卵石。
A:4.75mm
B:2.36mm
C:1.18mm
D:9.50mm
GB/T17671-1999规定,水泥胶砂强度抗压度试验在整个加荷过程中应以()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A:2000±100
B:2000±200
C:2400±100
D:2400±200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受检砂浆和基准砂浆的流动度相同时,受检砂浆的减水率。
A:水泥净浆流动度
B:水泥砂浆工作性
C:减水率
D:坍落度增加值
简述萘系高效减水剂合成方法
关于碎石或卵石样品的缩分步骤,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碎石或卵石的缩分时,应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
B:碎石或卵石的缩分时,应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状,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状。
C:重复A选项的试验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量为止。
D:重复B选项的试验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量为止。
用烘干法测定碎石含水率时,烘箱温度为()。
A:100~105℃
B:105~110℃
C:90~95℃
D:100~110℃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2010)标准中微粉含量是指再生细骨料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每验收批砂石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
以下哪种水泥,无需用胶砂流动度试验确定用水量,水灰比直接采用0.50进行强度试验()。
A:硅酸盐水泥
B: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C:复合硅酸盐水泥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简述影响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参数
石子的泥块含量是指石子中粒径大于()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颗粒的含量.
A:5.00mm.2.5mm
B:5.00mm.1.25mm
C:2.5mm.1.25mm
D:2.5mm.0.25mm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A:JTGD60-2004
B:JTGD62-2004
C:JTJ026-1999
D:JTJ/T006-98
对颗粒性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用的符合标准和尺寸规格要求的系列样品筛有().
A:75mm
B:37.5mm
C:19mm
D:4.8mm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游离氧化钙试验中,F类粉煤灰应不大于()。
A:1.0%
B:2.0%
C:3.0%
D:4.0%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0%。
对胶砂搅拌机工作程序描述错误的是()
A:标准砂在第二个30S开始时加入
B:标准砂在开始搅拌时即加入
C:停拌时间为90S
D:调整搅拌时间为60S
关于石子的堆积密度试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做石子的堆积密度试验时,按规定称取试样1份,置于平整干净的地板上,用平头铁锨铲起试样装入容量筒内。
B:在做石子的堆积密度试验时,按规定称取试样1份,置于平整干净的地板上,用平头铁锨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锨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50mm左右。
C:装满后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D:装满后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泥块含量
检验混凝土泵送剂用砂为符合GB/T14684中(),细度模数为()。
以下是砂的泥块含量的定义,叙述不正确的有。()
A: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微米的颗粒的含量。
B: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微米的颗粒的含量。
C:砂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的颗粒的含量。
D: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微米,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一组水泥抗折强度数据为5.4MPa、4.7MPa、4.8MPa,其抗折强度为()
A:5.0
B:4.8
C:结果作废
D:以上都不是
卵石、碎石中原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mm的颗粒含量称为卵石、碎石的泥块含量。
A:1.36
B:2.26
C:3.36
D:2.36
简述《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中对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的要求。
GB/T1346规定用代用法测定水泥安定性时,制备养护后的无缺陷试饼应放在沸煮箱水中的蓖板上,然后在30±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min。
A:120±5
B:180±5
C:240±5
D:60±5
按照《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下列()指标中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为不合格品。
A:氧化镁
B:三氧化硫
C:凝结时间
D:安定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
A:W/C
B:砂率
C:水泥用量
D:单位用水量
砂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采取后方允许使用。()
A: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B: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
C:应把砂用饮用水冲洗干净。
D:经试验证明氯离子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含水量试验中,II级F类粉煤灰应不大于()。
A:0.5%
B:1.0%
C:1.5%
D:2.0%
外加剂的匀质性时表示外加剂自身质量稳定均匀的性能。
请叙述砂的堆积密度的试验步骤、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