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采油地质工
生产测井为了解和分析井下技术状况及流体在井下和地层内流动问题提供了手段,它可以检查井下技术状况及井下水动力条件的完整性,可以求取()的性质参数,可以评价其生产特征及动态变化特征。
A:油气
B:原油
C:油藏
D:油层
目前,国内外油气藏的分类广泛采用的是以()类型为主的分类方式。
A:圈闭成因
B:构造因素
C:遮挡物
D:沉积物
单井日产液()30t的井热洗扣产0.5d。
A:大于
B:小于
C:不超过
D:低于
石油中含碳量一般在(),含氢量一般在10%—14%。
A:78%—88%
B:80%—88%
C:82%—90%
D:80%—90%
烧坏电机有哪些原因?
抽油机井采油是油田应用最广泛的采油方式,它是靠()来采油的。
A:天然能量
B:人工补充能量
C:人工举升井筒液量
D:重力能量
在注水开发的情况下,渗透率()的油层开发效果最好。
A:正韵律
B:反韵律
C:复合韵律
D:复合正韵律
下列矿物中,能与冷盐酸作用的矿物是().
A:重晶石
B:方解石
C:长石
D:石膏
在钻井生产中经常使用配合接头,其主要作用是()。
A:保护钻具接头
B:连接不同尺寸、扣型的钻具
C:调整钻具长度
D:便于卸扣
如果潜油电泵井产能较低,特别是在较寒冷地区的低温时节,或出液较稠、需要掺水伴热时,就可改()生产流程为单管生产流程。
A:双管
B:多管
C:三管
D:油管
抽油机井活塞往复运动的动力直接由()传递。
A:抽油杆
B:油管
C:电动机
D:驴头
井身中下入的()有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
A:套管
B:油管
C:钢管
D:管柱
碳酸盐岩古潜山油气田是()类油气田类型之一。
A:砂岩
B:碳酸盐岩
C:构造
D:基底活动
在抽油机工作参数已调至最小,沉没度仍然无法满足正常抽吸的需求而使油井不能正常生产时,需通过()施工加深泵挂来恢复正常生产。
A:压裂
B:解堵
C:检泵
D:换泵
钻井液滤失量大,地层被浸泡变松是()卡钻的原因。
A:粘附
B:沉砂
C:键槽
D:坍塌
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
A: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B: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
C:沉积岩、岩浆岩、火成岩
D: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
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就称为()灭火。
A:窒息法
B:隔离法
C:冷却法
D:抑制法
为了使油气分离器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安全地运行,上部装有()。
A:压力表
B:密封器
C:安全阀
D:出气阀
井网呈等边三角形,注水井按一定的井距布置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采油井位于三角形的中心,这样的注采方式为()面积井网。
A:点状
B:三点法
C:四点法
D:五点法
油水井的工作制度是否合理,工作状况是否正常,生产能力有无变化
不属于
单井动态分析的内容。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有()、()、()和()。
矿物成分分类,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和()。
当油气在油层中流动时,若岩石亲水,则毛细管力()。
A:为水驱油的阻力
B:为油驱水的动力
C:对水驱油无影响
D:为水驱油的动力
层内非均质性主要是指()砂层内垂向上岩石颗粒和物性多种多样的变化。
A:整个
B:单个
C:沉积
D:全部
潜油电泵出厂时的特性曲线是以()为介质作出的,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井液的粘度和气体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校正。
A:油水
B:油气
C:清水
D:纯油
圈闭的()就是能够聚集油气。
A:唯一特点
B:首要特点
C:基本特点
D:基本构造
采油井原始含水化验资料全准:正常见水井每()取样1次,进行含水化验,含水超出波动范围时必须加密取样。
A:5天
B:10天
C:20天
D:每月
褶皱分为背斜和倾斜两种。
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孔隙体积。
某采油井的砂岩厚度为6.Om,有效厚度为4.Om,日产油量为10m³,日产水量为90m³,则该井的采液强度为()m³/(m•d)。
A:2.5
B:16.7
C:22.5
D:25.0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