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医学影像技术高级职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特点是( )①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②临床表现是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量多、贫血③超声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子宫内膜增厚④卵巢一般多萎缩、变小、功能下降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E:②④
该病例最可能诊断( )
A:真性动脉瘤
B:假性动脉瘤
C:夹层动脉瘤
D:以上都不是
E:主动脉瓣狭窄
用于脑血管造影的最佳对比剂()
A:泛影酸钠
B:复方泛影葡胺
C:碘化油
D:碘苯六醇
E:碘番酸
关于鼻咽癌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侧咽隐窝变浅
B:一侧腭肌肥大
C:同侧鼓室含气消失
D:咽旁间隙向内移位
E:两侧咽腔不对称
X线在体内各部穿透力,由大到小排列有以下几种,正确的是( )
A:气体,液体及软组织,脂肪,骨骼
B:骨骼,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气体
C:气体,脂肪,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D:脂肪,气体,液体及软组织
E:骨骼,软组织及液体,脂肪,气体
眼球壁分几层( )
A:分内外两层
B:分内、中、外3层
C:分角膜、巩膜、脉络膜、视网膜4层
D:分角膜、巩膜、色素膜、脉络膜、视网膜5层
E:以上均不是
女,1岁半,头颅迅速增大,CT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 )
A:积水型无脑畸形
B:硬膜外血肿
C:硬膜下血肿
D:硬膜下积液
E:脑内血肿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T检查多伴有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肿胀的征象。
膀胱内出现的异常回声,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膀胱血块
B:膀胱肿瘤
C:膀胱异物
D:导尿管
E:膀胱内囊肿
一般不引起视神经孔变小的疾病是( )
A: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B:畸形性骨炎
C:石骨症
D:眶内血管瘤
E:脑膜瘤
下列缩窄性心包炎征象,哪项不对( )
A:盔甲心
B:上纵隔影增宽
C:心脏搏动减弱
D:心影明显增大
E:部分患者可有胸腔积液
常规副鼻窦扫描参数选择,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采用标准FOV
B:层厚5mm
C:层距5mm
D:了解薄的骨壁是否破坏可改用1.5~2.0mm薄层扫描
E:薄层扫描时要比常规扫描降低条件
结节病的CT表现有哪些?
“骨龄延迟”可见于( )
A:垂体性侏儒
B:肾上腺皮质增生
C:松果体瘤
D:Albright综合征
E:以上都不对
下述对慢性胃炎粘膜糜烂描述错误的是( )
A:一般多发
B:胃体及胃窦部多见
C:愈合后不留瘢痕
D:病变仅侵及粘膜肌层
E:钡餐造影不易发现
男,22岁,发热、乏力,PPD(+),胸片示两肺粟粒状结节影,结合MRI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化脓性脑脓肿
B:星形细胞瘤
C:结核性脑膜炎
D:病毒性脑膜炎
E:脑梗死
CT示左矢状窦旁高密度结节,宽基底附着于窦壁,无瘤周水肿,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最可能的诊断为( )
A:神经纤维瘤
B:蛛网膜囊肿
C:脑膜瘤
D:蛛网膜颗粒
E:室管膜瘤
巯甲丙脯酸试验基本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男,41岁,血便,肛诊触及左侧直肠壁一质硬小结节,结合CT所见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直肠腺瘤
B:直肠癌
C:直肠息肉
D:直肠转移癌
E:直肠间质瘤
石棉肺胸膜斑阴影比肺内改变出现的要早。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佳CT扫描时间( )
A:3~5天
B:第1周
C:1~10天
D:1~5天
E:1~3天
颈部病变时软组织有哪些变化?
女,45岁,满月脸、向心性肥胖2年余,实验室检查:血、尿皮质醇增高,结合CT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左肾上腺腺瘤
B:左肾上腺腺癌
C:左肾上腺转移癌
D: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E:左肾上腺增生
女,20岁,上腹痛并呕吐,入院诊断“急性胰腺炎”。结合超声声像图,诊断为( )
A:胰腺脓肿
B:胰腺假性囊肿
C:胰腺囊肿
D:胰囊肿性腺瘤
E:胰腺癌
男,47岁,视物模糊数月,头痛、恶心、呕吐3天,MRI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
A:颅咽管瘤
B:脑膜瘤
C:蛛网膜囊肿
D:垂体瘤并出血
E:表皮样囊肿
流动血液的信号与哪项无关( )
A:流动方向
B:流动速度
C:流动血液黏稠度
D:湍流
E:层流
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对诊断下述哪种疾病有价值( )
A:膀胱癌
B:外伤性输尿管、肾脏病变
C:反流性肾病
D:多发性尿道结石
E:良性前列腺肥大
男,30岁,咳嗽咯血,盗汗1月,伴消瘦无力发热,CT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右上肺干酪性肺炎
B:右上肺大叶性肺炎
C:右侧脓胸
D:右上肺多发肺脓肿
E:右上肺不张
胃肠道管腔内病变诊断CT优于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
关于头颅摄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头颅后前正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经眉间射入
B:头颅后前正位,中心线垂直经眉间射入
C:头颅侧位,中心线垂直蝶鞍处射入
D:蝶鞍体表定位于外耳孔前3cm,再向上2.5cm处
E:蝶鞍体表定位于听眦线中,后1/3交点处
首页
<上一页
267
268
269
270
27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