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交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有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有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孔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画蛇添足”常用来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不合适。以下关于蛇的脚的解释正确的是()。
A: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些鳞片都曾经是蛇的脚,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鳞片
B:蛇曾经有脚,但在进化过程中因为妨碍爬行,就自然衰退了
C: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些鳞片既是蛇的盔甲,起保护作用,也是它的脚,能配合肌肉推动身体向前爬行
D:蛇不需要脚,所以进化过程中没有出现脚
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导入技能一般在讲授新课之前运用。
()是行为冲突背后的基本原因。
A:动机
B:阴谋
C:行为
D:表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zhuo)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kui)’。”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kai)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关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wan)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shuo)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zhu)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mi)漫着战争的硝(xiao)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xie)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yu):“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qi)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1996年11月8日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试对本文进行文本分析。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若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用10以内的质数组成比,而且比值小于1的共有()个
A:3
B:6
C:9
D:12
尽管各种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摸底”“考查”,这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自身评价
盘古、女娲、夸父、后羿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中开天辟地的是()
A:盘古
B:女娲
C:夸父
D:后羿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和()教育。
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能辜负革命先烈们的()
A:盼望
B:渴望
C:愿望
D:期望
过度学习达到_________%时,记忆保持效果最佳。
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
A:熟练掌握劳动技术
B:初步学会生活自理
C: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D: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1÷1000=()。
A:0.1
B:0.01
C:0.001
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一般人不可能有。
简述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李村种了50公顷的稻田,每公顷施肥m千克,施肥总量是()。
A:50m
B:50+m
C:m50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指导教学是以()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A:学生
B:学业
C:学习成绩
D:学习方法
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A:主题班会
B:晨会
C:运动会
D:校会
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
A:言行
B:知识
C:修养
D:品德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应考虑到行为的种类,行为人的动机以及()。
A:整个班级的影响
B:对学生的个人影响
C:对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影响
()的《大教学论》一书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A:杜威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洛克
测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法是评价时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关于它们的阐述最恰当的是()。
A:测验法适宜于收集认知类目标和学习成绩资料
B:收集资料时,测验法比调查法和观察法要方便和实用
C:调查法适宜于收集技能类目标的学习成绩资料
D:观察法适宜于收集情感类目标的资料
下列哪种技能不属于心智技能()
A:书写技能
B:阅读技能
C:写作技能
D:心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