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下列哪首治疗血证的方剂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
A:泻心汤
B:犀角地黄汤
C:柏叶汤
D:黄土汤
E:十灰散
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火亢盛的临床表现:()
A:口苦
B:多梦
C:失眠
D:易怒
藿香正气散中藿香的作用有()
A:清利湿热
B:解表散寒
C:芳香化浊
D:燥湿运脾
E:和中止呕
湿毒浸淫的阳水,其治法是()
A: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B: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C:分利湿热
D:温运脾阳利水
E: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肩关节扳法中不包括下面的哪项()
A:外展扳法
B:内收扳法
C:旋转扳法
D:上举扳法
E:旋内扳法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出焉。"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男性,30岁。右侧睾丸肿胀8日。8日前,患者感右睾丸肿胀,疼痛剧烈,伴恶寒发热,小便短赤。体查:右侧睾丸肿大如鸡蛋,质地坚硬,压痛明显。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痰气交阻型噎膈宜选用的方剂为()
A:五磨饮子
B:导痰汤
C:涤痰汤
D:启膈散
E:半夏厚朴汤
痔疮痊愈的疗效判断为临床症状、()消失,检查见()
活血祛瘀药常与哪些药配伍?使用时注意什么问题?
试述视瞻有色的辨证治疗。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53岁。反复呕吐20余年,加重2日。患者患胃疾20余年,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体格检查:T37.1℃,R18次/min,BP130/76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7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肌无紧张,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墨氏征(-)。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少,脉细数。电解质:K+3.2mmol/L,Na+148mmol/L,Cl-91mmol/L,pH值7.47。纤维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
肺痈病名首见于()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论》
C:《内经》
D:《金匮要略》
E:《医门法律》
治疗湿热痢疾的代表方是()治疗热毒痢疾的代表方是()
燥性干涩,最易伤津耗气。
腰痛初发急性期,常用小剂量以养血补血,温通血脉的药物是()
A:当归
B:蜂房
C:莪术
D:川芎
E:水蛭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中最早记载了()脱臼手法整复方法。
临床针刺常用的进针角度有直刺()()
我国最早被刻在石碑上的针灸书是《针灸甲乙经》。
红丝疔常发生在四肢内侧。
《五十二病方》载有用“大黄,葶苈”治疗龋齿的方法。
不属五邪范围的病邪是()
A:风
B:雾
C:湿
D:燥
E:宿食
脘腹各部位的划分:剑突的下方,称为心下;心下的上腹部,称()部;脐以上的部位为();脐以下至耻骨上缘称();小腹的两侧称()
何谓五劳、六极、七伤?
水肿可有()、心悸、疮毒、()以及久病体虚的病史。
由于瘀血内阻所引起的病证称为瘀血证。
损伤疾病中兼见外感表证者()
A:健脾利湿法
B:镇纳安神法
C:固涩收敛法
D:养阴清热法
E:发汗解表法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泡沫细胞主要来源于()
A:平滑肌细胞转型
B:中性白细胞吞噬氧化LDL
C:纤维母细胞吞噬氧化LDL
D:直接由单核细胞演变而来
E:血管内皮细胞
传囊乳痈
经脉中上达巅顶的有
A:心经
B:肝经
C:胆经
D:膀胱经
E:督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