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教师拥有专业发展的()。
A:自主权
B:决定权
C:民主权
D:管理权
小明计算一道除法题时,错把除数35.7看做了3.57,结果商是12.5.正确的商是()。
A:1.25
B:12.5
C:125
24厘米长的绳子,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平方厘米。
A:36
B:35
C:32
在后进生的转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社会环境
B:人际关系
C:家长的帮助
D:学校的教育
(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A:《战国策》
B:《左传》
C:《诗经》
D:《史记》
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欧洲的面积约为10160000平方千米,改写成以“亿”做单位是()亿平方千米。
A:1.016
B:0.1016
C:1016
“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小华养了98只蚕,全部成活,成活率是()
A:98%
B:80%
C:100%
D:不确定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同归于尽、随心所欲、完壁归赵、川流不息
B:抓耳挠腮、安居乐业、绞尽脑汁、熟视无赌
C:含情脉脉、美轮美奂、深情厚谊、操纵自如
D:冲锋陷阵、神机妙算、敛声屏气、目不睱接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起自公元前722年),迄于公元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 )重要经典之一。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虚拟直观
防范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要优化()、()和()。这是防范学生学习问题行为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发展性
弗洛伊德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某市某小学学生王某(10岁)参加所在班级的课外野游活动,事前学校有倡导,班主任要求学生自愿参加。当日下午3时,班主任带领同学们来到海边进行户外活动,要求学生只能下浅水玩。王某与其他几名同学及一名男老师一起下水,由于当时风浪较大,王某游得较远,溺水下沉,被同学救上岸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试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圆周率”这一概念,只见她把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盘展示给学生:“大家看,这几个圆盘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颜色和大小不同。然后,老师补充说还有直径、周长等部分也不一样。老师强调指出:“每个圆盘可以分解为圆面、直径、周长和颜色等各个部分,而每个圆盘又都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几个圆盘的不同点(圆面大小、直径、周长和颜色)和相同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继而引导学生抛开几个圆盘的不同点(非本质属性),抽出共同点(本质属性),同时强调,只要是圆,不论大小,它们都有一个固定关系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大约是3.14倍),这个倍数关系我们叫它圆周率,接着问学生:“什么叫圆周率?”同学们基本上都认识和掌握了圆周率这个概念,老师接着说:“大家都认识了圆周率,希望大家记住,今后我们还会用它来帮助计算和解决有关圆的问题。”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
B:综合
C:概括
D:系统化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推理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推理一般包括演绎推理和()推理。
A:不完全归纳
B:类比
C:合情
德育过程依据的是()
A: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C: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与技能技巧的掌握规律
D: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在学生品德心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把8.0996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8.09
B:8.1
C:8.10
个体能够根据自己内在的主观价值标准对他人行为进行道德评判指的是()。
A:自律道德
B:他律道德
C:内在道德
D:自身道德
“授人以鱼仅供—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体现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根本不同的是()。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奉献性
D:长久性
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A:研究方法的设计
B:研究课题的选择
C:研究方案的实施
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互为倒数的两个量是()的量。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以下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需要层次理论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C:层次较低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所以又叫生长的需要
D:层次较高的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所以又叫缺失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力量最大
一个三角形广告牌,底6米,高2米。按每平方米50元计算,制作这个广告牌需要()元。
A:300
B:600
C:60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道德水准
B:兴趣爱好
C:价值取向
D:研究态度
首页
<上一页
263
264
265
266
26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