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低级的学习动机是自我提高。
课堂问题行为具有()。
A:普遍性,危害性
B:普遍性
C:危害性
匮乏性认知
适合学校大规模、快速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法是()。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教学设计题: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竞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一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若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确定教学目标。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以及揭示何谓梅花之魂的部分。
简述“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力理论
C: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
D: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E: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在问题解决的策略中,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A:启发式
B:搜索式
C:算法式
D:排列式
0.125是由()个0.001组成的。
A:5
B:25
C:125
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 )
A:《诗经》
B:《文心雕龙》
C:《春秋》
D:《国语》
7251+□<12810,□里最大能填多少?结果正确的是()
A:5559
B:5558
C:5568
非正式群体一般有几种类型?()
A:求知型
B:知己型
C:爱好型
D:好恶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学校作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A:认识
B:设计
C:设想
D:安排
学校文化的构成形式有()。
A:课程文化
B:规范文化
C:物质文化
D:建筑文化
E:观念文化
王老师与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解决同学成绩和纪律问题时,王老师很重视其他任课教师或班主任的意见,这种做法()。
A:正确,是一种良好的师师互动关系
B:错误,王老师这样做缺乏主见
C:错误,教师间缺乏竞争意识,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D:正确,有利于处理好师生关系
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新的学习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从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了沿袭多年的百分制,实行了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了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与评价学校、教师的唯一标准。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一只大公鸡重()。
A:3克
B:30克
C:3千克
现代新兴的教育研究方法有教育叙事研究、()和教育行动研究。
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时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好。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下列问题。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请选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案,并据此设计教学过程。
某地三名女学生,相约服农药自杀,其中一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学生为什么想自杀?原来是在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奎年级大排队,张榜公布成绩,并又重新调整座位。结果三个孩子被调整到最后一排。这样,孩子们就给父母写了一份遗书,遗书中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 问题: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课堂问题行为消极影响是()。
A:妨碍学生自身发展,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干扰教学活动
B:干扰教学活动,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C: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导师,要善于运用()。
A:晕轮效应
B:马太效应
C:角色效应
D:竞争效应
E:皮格马利翁效应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会因()等因素而异动。
A:学习者的个性
B:课题性质
C:课题材料难易程度
D:课题内容
E:外部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