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急诊科住院医师

下列哪种药物不是心肺复苏时的首选药物()
A:阿托品
B:5%NaHCO溶液
C:肾上腺素
D:垂体后叶素
E:利多卡因
抗休克首批补液方法为()
A:10~20ml/kg,于1h内输完
B:10~20ml/kg,于6h内输完
C:5~10ml/kg,于1h内输完
D:5~10ml/kg,于6h内输完
E:20~50ml/kg,于6h内输完
属于原位癌的是()
A:Queyrat红斑增生病
B:Bowen病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神经肌肉接头后膜上受体的β蛋白亚基的分子量为()
A:40000
B:50000
C:60000
D:65000
E:80000
为了及时治疗急性中毒,下列哪项可作为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
A:毒物接触史
B:临床表现
C:毒物分析
D:毒物接触史和毒物分析
E:毒物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心绞痛的主要鉴别是()
A:疼痛的部位不同
B:疼痛的性质不同
C:疼痛的诱因不同
D:是否有心电图改变
E:是否有心脏生物学标志物的改变
华支睾吸虫病的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A: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
B:有肝肿大,尤以左叶为甚
C:有肝硬化及门脉高压
D: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E: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检出虫卵
试述常见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与处理原则。
男性,26岁。发热2周,伴头痛,全身酸痛,纳差,盗汗就诊。体检:体温39.2℃,浅表淋巴结不大,心率140次/min,律齐,腹软,肝肋下1cm,脾未及。化验:WBC18.9×10/L,N0.88(88%),腹部B超未见异常。其发热最可能原因是()
A:感染性疾病
B:恶性淋巴瘤
C:风湿性疾病
D:代谢性疾病
E:功能性发热
患者男性,49岁。系某砖瓦厂工人,自述既往患有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骨折,无其他不良病史。在一日搬运砖瓦时突然出现气促、头晕、剧烈胸痛,迅速送至医院。体查:T37.5℃,P112次/分,R45次/分,Bp90/70mmHg,双肺呼吸音粗,胸骨后压痛。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作为现场接诊医生你会怎么考虑? 要追溯哪些最有价值的病史? 要做什么样的相关体查? 现场处理措施主要有哪些? 转送患者中有哪些应特别注意的环节?
女性,31岁。持续高热伴右下腹痛、腹泻1周于8月2日就诊,大便每日3~4次,有粘冻,偶带鲜血。体检:体温40℃,心率92次/分,两肺(-),前胸可见3~4个红色皮疹,腹软,右下腹轻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1cm,化验:WBC4.2×10/L,N0.60(60%),L0.36(36%),M0.04(4%),大便光镜检WBC2~4/HP,RBC0~2/HP,大便培养(-),最可能诊断是()
A:急性肠炎
B:阿米巴痢疾
C:伤寒
D:细菌性痢疾
E:斑疹伤寒
该病人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是()
A: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B: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C:补液、恢复血容量
D:给予糖皮质激素
E:物理降温,支持治疗
人胰高血糖素在血清中的浓度为()
A:0~50ng/L
B:50~100ng/L
C:100~150ng/L
D:150~200ng/L
斑贴试验的实质是()
A:Ⅰ型变态反应
B:刺激过敏反应
C:Ⅳ型变态反应
D:细胞毒反应
E:Ⅲ型变态反应
对恶性高热的治疗,错误的是()
A:全身降温
B:纯氧过度通气
C: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D:使用丹曲洛林
E:静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
患者女,48岁。因车祸导致腹痛,右小腿畸形入院。体格检查:T36℃,P116次/min,R24次/min,BP70/50mmHg。面色苍白,左中上腹压痛明显,有肌紧张,腹穿有不凝血,右小腿畸形,叩痛明显。患者的诊断是(提示患者的腹部B超和CT提示:脾破裂,腹腔积液。右侧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右侧胫腓骨骨折。)()
A:失血性休克
B:脾破裂
C:右侧胫腓骨骨折
D:多发伤
E:多发软组织伤
F:复合伤
治疗杀虫脒中毒哪项是错的()
A:迅速脱离中毒环境
B: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发绀可用小剂量亚甲蓝治疗
C:输液加速毒物排出
D:无发绀患者使用亚甲蓝治疗
E:对症治疗
临床判断气胸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A:呼吸困难的程度
B:X线胸片检查
C:动态胸腔内测压
D:诱发因素
E:有无休克
头部和颈部的大出血()
A: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
B:颞深动脉指压止血法
C:面动脉指压止血法
D:颈内动脉指压止血法
E:颈总动脉指压止血法
白喉的传染源是()
A:恢复期带菌者
B:病人和带菌者
C:以上均是
D:健康带菌者
E:病人
中度AOPP,其全血ChE活力值为()
A:正常人的80%
B:正常人的50%~70%
C:正常人的30%~50%
D:<正常人的30%
E:正常人的20%
甲硝唑治疗阿米巴病的主要机制为()
A:清除隐伏的带包囊状态
B:杀灭繁殖滋养体
C:可控制原虫对肠壁的损伤
D:可阻止症状进展
E:可控制肠内外并发症
吸入氧浓度(FiO),在1.0及>0.6时,持续吸入时间应分别小于()及()。尤其对()更应尽量避免应用高浓度氧。
患者,男性,25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体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湿冷,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斑、血肿。BP:70/55mmHg,HR:135次/分,T:37.0℃。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最终死亡。该患者属于何种休克()
A:感染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神经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男性,30岁。突然畏寒、寒战、高热、出汗,当地是疟疾高发区,卫生院给服氯喹3d,体温正常,后到门诊就医,问应服何药防止今后复发()
A:甲氟喹
B:奎宁
C:青蒿素
D:伯氨喹
E:长效磺胺加TMP
如声带固定,但喉镜检查未发现癌肿存在时,可见于()
A:声门上型喉癌
B:声门型喉癌
C:声门下型喉癌
D:声门旁型喉癌
E:跨声门型
妊娠18~20周()
A:体重
B:末次月经第1天
C:初觉胎动
D:腹围
E:早孕反应
一般海绵状血管瘤与视神经关系密切,视神经呈推压改变。()
钩虫病的主要感染方式是()
A:经常食生莱
B:钩蚴通过飞沫及痰传播
C:蚊虫叮咬
D:进食熟的虾蟹
E:丝状蚴经皮肤而感染
播散性淋病()
A:头孢曲松钠1.0g,肌注1次/日,连续7天
B:头孢曲松钠1.0g,肌注2次/日,连续10天以上
C:头孢曲松钠1.0g,肌注1次/日,连续10天
D:头孢曲松钠0.5g,肌注1次/日,连续10天
E:头孢曲松钠0.25g,肌注1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