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下列报表中,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是()。
A: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
C:现金流量表
D:产品生产成本表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亏设备一台,其账面原价为12000元,累计已计提折旧4000元,经查明属于被盗,已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该笔会计分录中应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金额是()。
A:12000元
B:4000元
C:2000元
D:8000元
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这种情况属于()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C: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
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
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企业购入A材料500吨,每吨500元;B材料300吨,每吨300元。企业以现金支付购入A材料和B材料的运费计1600元。按两种材料的重量比例进行分配。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运费分配率=1600÷(500+300)=2元/吨,A材料和B材料应分配的运费分别为()。
A:500元和300元
B:1000元和600元
C:300元和500元
D:600元和1000元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会计分录为()。
A:借:原材料——A材料1000
B:借:库存现金1600
C:借:库存现金1600
D:借:在途物资——A材料1000
资产主要包括各种()。
A:收益
B:资源
C:财产
D:债权
E:其他权利
技术推算法的不足之处在于()。
A:要求严格,工作量较大
B:所确定的实物数量不够准确
C:适用的范围较为广泛
D:必须事先按实物形态科学码放实物资产
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A:GDP=C+I+G+X
B:GDP=C+I+G=M
C:GDP=C+I+G+(X+M)
D:GDP=C+I+G+(X-M)
下列有关资产类账户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有()。
A:借方登记增加额
B:贷方登记减少额
C:借方登记减少额
D:期末一般为借方余额
E:期末一般为贷方余额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报经批准后,应计人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英格兰银行到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提取500万美元存款,向美国政府购买黄金。这笔交易应当分别记人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项目短期资本项目的借方和官方储备项目的贷方。
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可能非常复杂,经济体制也可能是其中的原因。
工业企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等。
A:消费税
B:城乡维护建设税
C:资源税
D:教育费附加
E:增值税
经济周期中的长周期指的是()
A:康德拉耶夫周期
B:朱格拉周期
C:基钦周期
D:库兹涅茨周期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化是( )
A: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收入的定义外,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A:对经济利益的流人额进行估量
B: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
C:经济利益流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
D:经济利益流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负债的减少
E:经济利益的流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可用于判断相关关系的方法有()。
A:相关表
B:相关图
C:散点图
D:相关系数
E:回归系数
时间序列中在一年之内的周期性波动为()。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其定义外,还应同时符合的条件有()。
A:对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进行估量
B: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
D: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负债的减少
E: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区分数据的大小、髙低和优劣等,也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
财产清查结果在处理过程中,应报送的机构不包括()。
A:理事会
B:董事会
C:厂长经理会议
D:股东大会
资本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百分比被称为加速数。
政府对商品价格的调节措施包括()。
A:指导价
B:建议价
C:限制价格
D:支持价格
E:政府直接定价
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它主要包括()等。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E:公允价值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从收入法来测量,GDP包括()。
A:劳动报酬
B:营业盈余
C:生产税净额
D:固定资产折旧
E:净出口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
A: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净资产)×100%
B: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C: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100%
D: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