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消毒技术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B: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C: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
D:病人入院时已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E: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1名幼儿低热、咳嗽,昼轻夜重,而且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偶有特殊的"鸡鸣"样吼声。临床初步诊断此病为百日咳,免疫荧光法检查也支持这个诊断。为了防止此病扩散,应该给儿童注射的菌苗是()
A: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
B:白喉活菌苗、百日咳灭活菌苗和破伤风活菌苗
C: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灭活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
D:白喉活菌苗、百日咳灭活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
E:白喉活菌苗、百日咳类毒素和破伤风活菌苗
能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包括细菌芽胞的消毒剂属于()
A:高效消毒剂
B:中效消毒剂
C:低效消毒剂
D:灭菌剂
E:抑菌剂
进行活菌计数时,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准确计数的是()
A:平板倾注法
B:平板涂布法
C:比浊法
D:滤膜培养法
E:滴液计数法
在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工作人员应采用的防护措施是()
A:穿普通工作服、外罩隔离衣
B:戴防护帽、防护口罩
C:每次接触后立即洗手消毒
D:离开污染区到半污染区时将全套防护设备交医院灭菌和消毒处理
E:离开疫源地时将全套防护设备放入密闭污染袋封闭后带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灭菌和消毒处理
医务人员手卫生原则()
A:有明显污物的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水洗
B:接触了病人的血液、体液的手应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洗手液洗手后再用酒精擦手剂消毒
C:无明显污物污染的手可直接用酒精擦手剂擦手
D:接触病人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脱手套后要洗手或手消毒,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或手消毒,操作完成应该立即脱手套
E:以上都是
临床症状最为凶险的鼠疫类型是()
A:腺鼠疫
B:肺鼠疫
C:败血症鼠疫
D:肠鼠疫
E:眼鼠疫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疫区的医疗机构应确保空调通风系统达到的要求是()
A:新风口安全可靠
B:净化、消毒装置有效运转
C:空调系统分段运行装置和回风装置等正常、有效使用
D:应急反应系统和预案切实可行
E:以上都是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
A:痉挛毒素
B:表皮剥脱毒素
C:志贺毒素
D:红疹毒素
E:肉毒毒素
食物的消毒可采用()
A:煮沸消毒
B:干烤灭菌
C:压力蒸汽灭菌
D:紫外线消毒
E:电离辐射灭菌
医院外科手消毒最长消毒时间不应超过()
A:1分钟
B:2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15分钟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B: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C: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D: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与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E:以上都是
pH在何范围内,戊二醛杀芽胞效果最好()
A:pH=3.5~4.5
B:pH=5.5~6.5
C:pH=6.5~7.0
D:pH=7.5~8.5
E:pH=9.0~10.0
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0粒/m3(3500粒/L)到小于等于10500000粒/m3(10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00粒/m3(30粒/L)到小于等于90000粒/m3(90粒/L),符合的洁净度标准是()
A:洁净度300000级
B:洁净度100000级
C:洁净度10000级
D:洁净度1000级
E:洁净度100级
暗视野显微镜适用于()
A:观察病毒的大小、细菌内部结构及其附件
B:观察活细菌和螺旋体及其动力
C:观察不染色活细菌的形态及其某些内部结构
D:观察染色与不染色微生物的形态及某些外部结构
E:观察与鉴别经特殊染色标记的病毒、细菌等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的实施时间是()
A:2004年8月28日
B:2004年12月1日
C:2006年6月10日
D:2006年5月8日
E:2006年1月1日
消毒试验中白念珠菌的培养条件宜为()
A:37℃,24小时
B:37℃,48小时
C:37℃,72小时
D:25℃,7天
E:37℃,7天
邻苯二甲醛消毒剂主要用于()
A:手消毒
B:黏膜消毒
C:环境消毒
D:医疗器械消毒
E:饮用水消毒
消毒产品理化检测中对误差有一定的规定,下列描述与之不符的是()
A:测定误差以相对标准偏差(RSD%)或平均相对偏差(%)表示
B:容量分析中,标定滴定液时,2次平行滴定间的平均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5%
C:容量分析中,测定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时,2次平行滴定间的平均相对偏差(%)不得超过5%
D:仪器分析中,若被测组分的含量≥1%时,其平均相对偏差(%)不得超过5%
E:仪器分析中,若被测组分的含量<1%时,其平均相对偏差(%)不得超过10%
商品复方含氯消毒剂的配方中常加入稳定剂,其作用为()
A:延长贮藏期,使有效氯释放速度减慢,而增强杀菌作用
B:延长贮藏期,使有效氯释放速度减慢,而减弱杀菌作用
C:延长贮藏期,使有效氯释放速度加快,而减弱杀菌作用
D:延长贮藏期,使有效氯释放速度加快,而增强杀菌作用
E:延长贮藏期,不改变有效氯释放速度和杀菌作用
夏季某地一大型聚餐活动后,突然出现腹泻病人群,发病人数在数日内迅速增加,临床症状不典型,但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对送检标本在进行直接涂片镜检的同时,应尽快采用的检验方法为()
A:分离培养
B:生化试验
C:血清学试验
D:动物试验
E:电镜检查
空气可用的消毒方法是()
A:干烤消毒法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紫外线消毒法
D:煮沸法
E:过滤除菌法
下面对多聚甲醛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聚甲醛为白色固体,含甲醛34%~38%
B:多聚甲醛为液体,含甲醛34%~38%
C:多聚甲醛为气体,含甲醛34%~38%
D:多聚甲醛为白色固体,含甲醛91%~99%
E:多聚甲醛为液体,含甲醛91%~99%
某男性青年午餐后数小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中上腹痛、腹泻等症状。呕吐最为突出,呕吐物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出现完全溶血环,金黄色菌落。培养滤液给幼猫腹腔注射4小时后出现呕吐,此病可诊断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B: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C:肠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D: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E: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Ⅰ类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应()
A:≤1CFU/m3
B:≤5CFU/m3
C:≤10CFU/m3
D:≤20CFU/m3
E:≤30CFU/m3
用胰酶消化血液或肝脏培养鼠疫菌,在下列何种条件下可获最佳的培养结果()
A:pH6.9~7.1,温度16~20℃
B:pH6.9~7.1,温度26~28℃
C:pH7.9~9.1,温度26~28℃
D:pH2.6~4.6,温度16~20℃
E:pH2.6~4.6,温度26~28℃
表示压力蒸汽灭菌不彻底的指标是()
A:灭菌后取出包裹在被灭菌物体的留点温度计,可见读数超过121℃
B:在温度记录仪上所描绘的锅内温度已121℃,而且维持20分钟以上
C:将硫酸、苯甲酸粉或结晶放入灭菌器内,灭菌完毕冷却后放入的试剂凝固成团块
D:灭菌后将放在待灭菌物中浸有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菌片放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胰蛋白胨培养液中,置56℃培养48小时,培养液变为黄色
E:同D试验,培养液仍为紫色
进行消毒产品的鉴定试验时,含量测定试验使用的样品批次要求是()
A:3批样品
B:含量最高的样品
C:含量居中的样品
D:含量最低的样品
E:随机任意一批样品
下列不属于口腔诊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传播途径的是()
A:医患传播
B:诊疗器械传播
C:诊疗环境造成的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医务人员手传播
平板暴露法用于()
A: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B: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
C: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的监测
D: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监测
E: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