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有关集体合同有效期限、解释、变更等内容,在()条款中规定。
A:劳动条件标准部分
B:一般性规定
C:过渡性规定
D:其他规定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包括()。
A:任务目标原则
B:权责对应原则
C: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
D:分工协作原则
E: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在下列各种划分部门的形式中,()最有利于培育具有全部管理能力的主管人员。
A:按人数划分部门
B:按职能划分部门
C:按地区划分部门
D:按时间划分部门
招聘广告的设计原则与其他广告基本相同,应符合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激发愿望、采取行动和留下记忆原则。
以下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管理的系统化
B: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C:管理的规范化
D:管理思想的哲学化
“双通道人员”的评聘采用()的方法,包括()和()两项。
使用调查表进行岗位信息收集,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A:费时费力
B:需要被调查人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C:很难设计一套适用所有工作的调查表
D:增加被调查人的紧张
E:它的结果并不是完整的可比性资料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比例一般根据()来确定的
A:企业支付能力
B:企业人数
C:绩效考核情况
D:员工年龄结构
E:人员流动状况
以下不属于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的是()
A: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B:员工聘用制度
C:董事会聘任制度
D:劳动纪律
在组织调查中问卷调查主要的对象是()
A:管理人员
B:一线员工
C:技术工人
D:企业客户
一般来说,单位在招聘办公室职员时大多采用()的方法。
A:员工推荐
B:主动求职
C:内部招聘
D:报纸招聘
合理的薪酬体系需要考虑四个方面: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激励性和()
A:市场的合理性
B:工作能动性
C:择优鼓励性
D:管理的可行性
2006年3月10日振兴公司与公司工会推选出的协商代表经过集体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该草案经五分之四的职工代表通过。其中,关于工资和劳动时间条款规定:公司所有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每天工作用8小时。同年3月17日振兴公司将集体合同将集体合同文本及说明材料报送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登记、审查、备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15日内未提出异议。所以,2006年4月2日,振兴公司和工会以适当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员公布了集体合同。 2006年5月,刘某应聘于振兴公司,公司于当年5月18日与刘某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其每月工资1000元,每天只需工作6小时。1个多月后,刘某在与同事聊天时偶然得知公司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约定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刘某认为自己的工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于是与公司交涉,要示提高工资,但公司始终不同意,刘某不服,于2006年7月中旬,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示振兴公司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1300元履行劳动合同,并补足2006年5月至2006年7月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标准部分的劳动报酬。 如果您是当地劳动争议仲裁人员,您如何进行裁决?
诚实、公正的把职位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告诉应聘者的好处是()
A:提高工作满意度
B:减少主动离职的可能
C:对该工作有实事求是的期望
D:提高工作期望和工作激情
关于爱迪生撇开新娘跑到实验室工作一事,你不赞同的说法是:()
A:这个故事不真实,难以置信
B:爱迪生是个只懂工作,不懂爱情的人
C:可能爱迪生对玛丽小姐根本没有感情
D:爱迪生对工作非常执着
针对业务活动中大量存在、反复出现、摸索出的科学处理办法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是()
A:业务规范
B:行为规范
C:技术规范
D:管理制度
绩效考评的结果可用于()方面。
A:薪酬调整
B:人事调整
C:在职培训
D: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培训需求分析是()的前提。
A:确定培训目标
B:进行培训评估
C:设计培训计划
D:培训经费预算
E:有效实施培训
( )结构适合于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业务多元化、市场环境差异太、要求较强适应性的企业。
A:事业部制
B:矩阵制
C:直线职能制
D:直线制
补偿员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或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员工劳动报酬的工资形式称之为()
A:奖金
B:津贴
C:福利
D:工资
提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人们受到激励是因为这些需求中的一项或多项得到满足的是()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亚当斯
D:大卫·诺顿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于()颁布施行。
A:1991年1月1日
B:1991年3月1日
C:1990年1月1日
D:1990年5月1日
组织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的社会技术系统。
A:开发
B:沟通
C:封闭
D:合作

F公司是美国业务最多样化的公司之一,其27个分部在5个业务领域中生产300多种产品:工业化学制品、日用化学制品、贵金属、防卫系统、机械设备。在过去很长时间里,F公司像多数公司一样,每月都要检查各个业务部的财务绩效。每年年底,对实现了预期财务绩效的分部经理进行奖励。这使得各分部成功地取得了连续的短期财务业绩。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F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意识到他们为了获取短期财务业绩而放弃了一些长期成长的机会。公司未来如何发展,应当从哪里寻求突破,如何进入新领域,这些变得越来越不清晰了。F公司成了一家投资回报率很高但发展潜力很小的公司。公司关注支出和预算的偏差,导致工作重心集中在短期和内部经营活动上。公司决定改变绩效评估体系,以便与公司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1992年初,F公司组织了一个工作组,研究新的评估体系,引导经理们超越内部目标,在全球市场上寻求突破。新的体系关注对客户服务、市场地位,以及能够为企业创造长期价值的新产品进行评估。小组把平衡计分卡作为讨论的核心。
公司选定了四个评价维度:财务、客户、内部、创新,选择了6位分部经理,让他们在明确公司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平衡计分卡中的15个至20个评估指标,要求具有该组织的特色,能够使短期评估指标与长期战略目标达成一致,并且要求评估指标是客观的和可量化的。
循环周期是一个常见的内部过程评估指标。下面是几个分部对循环周期进行评估的例子。
对于防御设备业务而言,提前交货不会产生什么额外收益。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存货或缩短循环周期不会带来任何收益。只有通过降低生产复杂性导致实际生产成本减少时才会带来收益增加。因此,这个部门的绩效战略目标就应该是实际现金节余额,而不应是存货减少或者循环周期缩短。
而对于农业机械业务,缩短生产周期成为关键战略指标。因为农业机械业务的订单是集中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收到的。目前的制造周期长于订货期,因此,公司要根据销售预测生产各种机械设备。这种根据预测进行生产的程序造成了大量存货,其数量是其他业务存货水平的两倍以上。如果一部分或全部生产计划的制造周期都能缩短到少于订货集中的那段时间,就会有突破性的进展。该分部可以按订单拟定生产计划,从而消除按预测进行生产造成的供应过剩。
在锂厂,设计平衡计分卡时从客户角度出发,将及时交货率作为一个关键的战略目标。锂厂的及时交货率在过去两年里达到了60%到70%的水平。但是当使用了平衡计分卡,并将这个指标纳入其中时,立刻发现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比如说,早一天挑选定单,就能将及时交货率从70%提高到80%甚至90%。
在实施平衡计分卡以前,公司就已经将“及时交货率”和“客户投诉率”作为关键的评估指标。但是最初只在市场部门使用,并没有与整个部门联系。而作为生产的环节,恰恰是最能够影响及时交货的地方。现在,公司从生产过程着手进行整个公司的及时交货管理。不能及时交货的部门的消息将被张贴在整个部门的公告板上,部门的业绩不再仅仅以销售额作为考核。
F公司完成平衡计分卡的过程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这一过程使涉入其中的每位成员都清晰地了解了公司的远景目标,并掌握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由于试点的成功,F公司已在它所有的27个分部中实行了平衡计分卡。整个公司的管理层正在开发一个新的评估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发展机会之间取得平衡。
过去,F公司有两个部门负责监督业务单位的绩效:公司的发展部负责制定战略;财务部保存历史记录,编制预算和评估短期绩效。发展战略家们制定出五年和十年计划,财务部制定一年预算方案,并进行短期预测,两个群体之间不存在什么联系。而现在,平衡计分卡在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战略开发和财务控制的强有力结合,为经理们提供了有效的业绩衡量工具。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平衡计分卡评估的四个方面指标有哪些?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F公司将平衡计分卡方法运用到绩效管理中为什么会成功?
绩效管理的几个步骤中,绩效的反馈与改进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
关于工作说明书的编写,表述正确的是()
A:要尽可能详尽地描述所有职责
B:使用语言应通俗易懂
C:工作职责的罗列应该符合逻辑顺序
D:对于基层员工工作的描述应更具体、详细
E:可以用完成某项职责所用的时间比重来说明
下面属于绩效考评中的主观上的错误的是()
A:指标设置不合理
B:考评安排时间不及时
C:晕轮效应
D:考评结果不应用
请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及程序。 
计算题:某企业要生产A.、B.、C.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的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和2008年的订单如表1所示。预计该企业在2008年的额定完成率为110%。废品率为3%,员工出勤率为95%。 表一

李丽丽是某厂的电焊工,结婚三载,终于怀有身孕,丈夫考虑到她从事的工作,经常需要弯腰、下蹲,可能对胎儿不利,于是让李丽丽向厂里领导反映,要求调换到其他岗位工作。
李丽丽在怀孕四个月后,向领导提出了调换工作的要求,领导以电焊工作人少、任务重为理由不同意,但答应再过两三个月后给她调换工作岗位。
“那可不行,要是流了产怎么办?你们负得了责吗?”李丽丽的丈夫有点儿气愤了。
“不管你怎么说,反正厂里现在生产上离不开她,就是不能给她调换工作。”厂领导一点儿也不示弱。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厂里是否应该为李丽丽调换工作岗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