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危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确定根据不包括()。
A:危险化学品的伤害阈
B:危险化学品的毒性
C:敏感区位置
D:GB2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
A:应为二级
B:可低于二级
C:应不低于二级
D:应不高于二级
一般户外、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距地面高度的共同要求是()。
A:≥1.2m
B:≥1.5m
C:≥1m
D:以上都不对
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时浓度值。
A:02,12,17,20
B:02,08,12,16
C:02,08,14,20
D:02,12,18,24
某扩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其所在声环境功能区内有一所大学,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臭气浓度的单位是()。
A:mg/L
B:mg/m3
C:无量纲
D:kg/h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中,NO2的二级标准的1h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
A:0.12
B:0.24
C:0.08
D:0.20
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采样一次。
A:1h
B:2h
C:4h
D:3h
一般情况下,测点位置选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
A:外0.5m、高度1.2m以上
B:外0.5m、高度1.5m以上
C:外1m、高度1.2m以上
D:外1m、高度1.5m以上
()起立项的新、扩、改建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时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A:1994年6月1日
B:1997年1月1日
C:1997年12月31日
D:2001年1月1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浸出速率
以下就我国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专项环评技术导则包括环境要素和专题两种形式
B:导则中的环境要素类包括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影响
C: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导则中的专题类
D: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导则不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
在下列污染物中,未列入《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是()。
A:烟尘
B:粉尘
C:二氧化硫
D:氮氧化物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
A: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B:某直辖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C:某集团关于十二五发展规划
D:某省国土资源局关于土地利用规划
能评价生态系统演替趋势,预测动物和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并预测生态系统演替方向的方法是()。
A:生态机理分析法
B:景观生态学法
C:系统分析法
D:质量指标法
下列有关生态恢复技术的内容阐述,正确的有()。
A: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改造生态系统的生长介质,使之变得更适合植物的生长
B: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改良介质,使之能够直接进行生态恢复
C:在被酸沉降所酸化的地区,施加一定量石灰快速改变土壤的pH值是生态恢复的必要手段之一
D: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填埋气体的排导问题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是指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
A:最佳排放总量
B:最小排放总量
C:允许排放总量
D:排放总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包括()。
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B: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C:生态系统功能
D: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
社会经济移民问题的调查不包括()。
A:迁移规模
B:迁移方式
C:迁移目的
D:潜在的敏感因素
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需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
A:年平均风速
B:主导风向
C:年平均气温
D:年平均相对湿度
固体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称为()。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位于居民中心区()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A:多年
B:近5年
C:常年
D:近3年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优先顺序包括()。
A:资源化措施
B:减量化措施
C:重建措施
D:修复补救措施
某新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根据《规划环境评价技术导则》,规划环评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正确的优先顺序是()。
A:预防措施、修复补救措施、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重建措施
B: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重建措施、修复补救措施、最小化措施
C: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D: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主要反映土壤肥力特征的体系是()。
A:土壤-植物
B:土壤-微生物
C:土壤-水
D:土壤-空气
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
A:事故的发生时间
B:事故的危害程度
C:事故的发生概率
D:事故的危害概率
某拟建公路长100km,部分路段占用人工林、荒地,部分路段占用某森林公园,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公路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原则上可分为()。
A:建设期
B:运行期
C:服务期满后
D:预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