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心理辅导体现了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的()。
A:人际关系
B:良好的情感关系
C:相互合作的业务关系
D:新型的伦理关系
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 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瑞典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指的是()。
A:《天体运行论》
B:《物种起源》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下列是我国小学生的一些需要,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哪项的层次最高()。
A:家庭的现代化
B:安静的学习环境
C: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
D:搞小发明
年轻的教师初登讲台时往往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是否能被学生和领导接受。如果用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来解释的话,这时教师还处在()。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在教育的起源上是根据()
A:劳动起源论
B:神话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教育心理起源论
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平价法
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要旗帜鲜明同陈规陋习、顽瘴痼疾作斗争,以党的优良作风带动()和社会风气好转。
A:民风
B:群众
C:党员
D:行风
明清之际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早就指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陶行知则更明确地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些都说明教师具有()的义务。
A:保护学生权益
B: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C:尊重学生人格
D:教育教学
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E:政治制度
“舌战群儒”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指的是()
A:赵括
B:项羽
C:诸葛亮
D:关羽
教育者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我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开端是()。
A:南洋公学
B:三等公学
C:上海蒙正书院
D:阅微草堂
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
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
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卢梭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思想“泛智教育”。
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故园无此声“故”()
A:意外的事情
B:原因
C:老,旧,过去的
D:原来的E存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欢欢在绘画方面展现了自己的天分,而语言表达存在问题;乐乐虽然不会画画,但经常绘声绘色地给周围同学讲自己的周末生活。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目前我国学校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
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
A:学科小组
B:技术小组
C:艺术小组
D:公益活动
E:体育小组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哪些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在小学生一日生活常规中要求小学生一天学习时间不可超过()。
A:5个小时
B:6个小时
C:7个小时
D:8个小时
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他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李教师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