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
A:思想教育
B:文化教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职业教育
外显性、先天性、稳定性是下面哪种心理现象的基本特点()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智力
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课堂里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的重要途径。
A:促进经济
B:社会发展
C:劳动就业
“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影响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是()。
A: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信息
D:情感状态
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的教育行政部门。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人民政府
D:国务院
教师行动研究起点不正确的是()
A:一个兴趣或新的想法
B:一个任务或新的立项
C:一个困难或新的问题
D:一个困惑或不明情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
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
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
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基本建成(),基本进入()。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
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教育目的的作用不包括()。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决定作用
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法正确的是()。
A:流体智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
B:流体智力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增长
C:晶体智力是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
D:词汇、审美问题等属于晶体智力
我国颁布且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________。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育原则?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简述研究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气质类型有哪些?
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过程的增多而增长,能力的发展有一定限度。
国家实行教育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于何时实施的?()
A:2007年6月1日
B:2008年3月1日
C:2006年12月29日
D:1991年9月4日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C:教育要面向世界
D:教育要面向未来
E: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下列有关我国高等教育任务的描述,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B: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高等教育的任务
C: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这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一般来说,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手段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
A:教育宗旨的制定
B:教育手段的确定
C:教学指导纲要的审定
D:教育经费的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