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文学
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是()说的
A:朱熹
B:钱学森
C:诸葛亮
D:刘备
贾谊的《吊屈原赋》是()赋。
“苗翠花”在影视作品中是哪个位列“少林十虎”的功夫大师的母亲?()
A:方美玉
B:方孝玉
C:方世玉
D:洪熙官
巴金在文革后创作了()。
A:《回想录》
B:《随想录》
C:《思想录》
D:《梦中录》
1958年,孙犁将解放前后的创作结集为《()》出版,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影响,被认为是“()”的代表作品。
()“后人考证”:以下何书作者的祖父曾是韦小宝的手下?
A:《闲情偶寄》
B:《子不语》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词的()能力,二是词的()功用,三是词的()形式。
()负责监视觉远的是何堂的弟子?
A:达摩堂
B:戒律堂
C:罗汉堂
D:以上均错
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宋代婉约派词人有张先、晏殊、晏几道等,他们对词的发展都有一定成绩。还有()的词颇为当时群众喜爱,以至有人说:“有井水处皆有人唱柳词”。
请简述电视短剧衰落的原因。
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叶生帮丁公子猜中了几道试题?
A:一
B:三
C:五
D:七
达布聂赛传略
袁枚与()、()并称“乾隆三大家”。
结合《雷雨》,《日出》两部作品,分析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
()是叙事性题材的组成要素。
A:人物
B:情节
C:环境
D:主题
成语“分一杯羹”原文为“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荒原》的作者是()。
A:艾略特
B:庞德
C:叶芝
D:马雅可夫斯基
释义常见的情况有()。
A:标点
B:释词
C:串讲
D:通释
()关于金庸与第二任妻子有几个孩子,以下正确的是?
A:三子一女
B:二子二女
C:一子三女
D:四子一女
()《大人》中的客人被巨人所袭时在何处?
A:江西
B:四川
C:广西
D:云南
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是()。
俄底浦斯
简述叙述核稿内容。
《老人与海》表达的最直接的主题是()
“仁、义、理、智、信”是儒家的主张。
“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
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有什么影响?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
首页
<上一页
2532
2533
2534
2535
253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