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

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Russell小体
B:中毒颗粒
C:空泡
D:小体
E:退行性变
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有重要价值的指标是()
A:变性IgM
B:变性IgG
C:RF
D:IgM类RF
E:IgG类RF
从粪便中分离到一种细菌,检验其是否为志贺菌属应该进行鉴定。进一步作生化反应发现,易与类志贺邻单胞菌混淆,可作()
A:氧化酶和ONPG试验
B:血清凝集试验
C:在KIA上培养24小时以上
D:加热破坏K抗原
E:免疫荧光菌球法
患者女性,22岁。新婚后5天出现寒战、高热、尿频,尿意不尽。尿常规:WBC(++),RBC10个/HP,尿蛋白(++)。查体:肾区叩击痛,血常规:12.6×109/L,N75%。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菌血症
C:上呼吸道感染
D:急性肾盂肾炎
E:急性腹膜炎
瑞氏染色中起溶解作用的有机溶剂是()。
A:无水乙醇
B:甲醇
C:氯仿
D:二甲苯
E:乙二醇
巨核细胞明显增生、伴成熟障碍为()
成熟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的是()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可出现()
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粒细胞贫血
C:TTP
D:多发性骨髓瘤
E:溶血性贫血
采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时,如计数10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120个,同时计数到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为16个,则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应报告为()
A:1.2%
B:0.148%
C:1.48%
D:0.83%
E:0.16%
志贺菌的志贺毒素不具有的生物学毒性是()
A:肾毒性
B:肝毒性
C:神经毒性
D:肠毒性
E:心肌毒性
幼儿期发生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主要区别在于()
A:骨骼发育状况
B:智力发育状况
C:性器官发育状况及第二性征表现
D:蛋白质合成功能
E:身高
具有黏附玻璃或塑料表面特性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血小板
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的是()
A:红细胞(0~1)/HPF
B:白细胞(1~3)/HPF
C:鳞状上皮细胞(2~5)/HPF
D:透明管型(0~1)/LPF
E:颗粒管型(0~3)/LPF
主要产生TNF-B的细胞是()
A:活化的B淋巴细胞
B:活化的T淋巴细胞
C:活化的单核细胞
D:活化的中性粒细胞
E:活化的血小板
可引起婴儿严重的流行性腹泻的是()
A:百日咳鲍特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军团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幽门螺杆菌
临床上测定血清总蛋白首选的常规方法是()
A:酶试剂法
B:双缩脲法
C:磺柳酸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凯氏定氮法
下述哪种不属于黏附分子()
A:整合素家族
B:选择素家族
C:黏蛋白样家族
D:IL
E:CD44
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血平板
B:巧克力培养基
C:SS培养基
D:TCBS培养基
E:麦康凯培养基
糖耐量试验主要用于诊断()
A:严重糖尿病
B:酮症酸中毒
C:血糖是否回复到正常水平
D:隐性糖尿病
E:糖尿病合并高渗昏迷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997)推荐的血细胞染色法是()
A:瑞氏染色
B:吉姆萨染色
C:巴氏染色
D:HE染色
E:瑞特-吉姆萨复合染色
RA临床活动指标是()
A:IgG型RF
B:IgA型RF
C:IgM型RF
D:IgD型RF
E:IgE型R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
A:ABO
B:HLA
C:HLB
D:MHC
E:MHA
β-脂蛋白缺乏症时外周血涂片中可见()
异常Hb病时外周血涂片中可见()
A:球形红细胞
B:椭圆形红细胞
C:靶形红细胞
D:口形红细胞
E:棘形细胞
病毒在鸡胚内培养可接种在()
A:绒毛尿囊膜
B:尿囊腔
C:羊膜腔
D:卵黄囊
E:以上均可以
下列哪种疾病滑膜积液的细胞计数值<2000×106/L()
A:类风湿关节炎
B:退行性关节炎
C:风湿热
D:痛风
E:结核性关节炎
M1型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
A:≥30%(NEC.
B:≥50%(NEC.
C:≥60%(NEC.
D:D.≥80%(NE
E:E.≥90%(NE
浸泡手术器械()
A:紫外线
B:生石灰
C:1%硝酸银
D:0.05%~0.1%新洁尔灭
E:高锰酸钾
在脱落细胞标本涂片制作过程中,为保持细胞的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或腐败,应采取的步骤是()
A:自然干燥
B:细胞洗涤
C:收集到细胞保存液中
D:固定
E:快速染色
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浓度及血小板第4因子的浓度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二者均增高,表明血小板被激活
B:二者均增高,表明血小板未被激活
C:二者均正常,表明血小板被激活
D:二者均减低,表明血小板被激活
E:二者均减低,表明血小板被激活
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的相同之处在于()
A:血浆的颜色
B:血浆中珠蛋白的含量
C:尿液的颜色和隐血试验阳性
D:可见血红蛋白管型
E:可见红细胞
外周血红细胞更替周期是()
A:30天
B:40天
C:80天
D:120天
E:150天
关于小体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特殊的小红细胞
B:血小板的形态变异
C: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
D:异型淋巴细胞
E:吞噬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