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
A:劝其退学
B:取消学籍
C:让其自然发展、成长
D: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
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雅典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简述韦纳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是采用书面问答的方式,要求被试回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以获得被试心理和行为表现资料的方法。
教授:在长子继承权的原则下,由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性婴儿总是首先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学生:那不正确,休斯敦夫人是其父亲的唯一妻子的唯一活着的孩子,她继承了他的所有的遗产。学生误解了教授的意思,他理解为()。
A:男人才可以是父亲的孩子
B: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财产
C:女儿不能算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D:私生子不能继承财产
( )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
A:上课
B:教学
C:工作
D:交往
教育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
A:过程取向评价
B:结果取向评价
C:方法取向评价
D:内容取向评价
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86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6年
校本研修中,属于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有() (1)外出 (2)协作 (3)交谈 (4)帮助 (5)讲座
A:(1)(2)(3)
B:(1)(3)(4)
C:(2)(3)(4)
D:(2)(4)(5)
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合法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民主性原则
天赋优异的儿童,比较容易成才,而存在智力缺陷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这说明()
A: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B: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D: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是()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信任学生
D:严格要求学生
能力的差异:(1)能力的水平差异;(2)能力的结构差异;(3)能力的表现早晚差异;(4)能力的性别差异
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和()
要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导语的设计需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
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
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
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除学籍
18一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其“双轨”是指()
A: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
B: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
C: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
D: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的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简述意志行动的过程。
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A:凝聚性
B:从众
C:社会助长作用
D:士气
创新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多搞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人格的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