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流行性斑疹伤寒(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登革热( )
流行性腮腺炎( )
猩红热( )
A:EB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普氏立克次体
D:β溶血性链球菌
E:登革热病毒
简述回归热诊断要点。
对肝硬化有确诊价值的是()
A:肝肿大质地偏硬
B:脾肿大
C:r-球蛋白升高
D:肝穿刺活检有假小叶形成
E:食道吞钡X线检查有虫蚀样充盈缺损
RIA法检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有助于
A:预后监测
B:病情监测
C:早期诊断
D:鉴别诊断
E:免疫力监测
男,45岁,农民,急起发热、头痛、全身乏力5天。体查:T38℃,P122次/分,BP70/60mmHg,脸面及颈部潮红,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可见片状出血,注射部位及双臀部可见大片瘀斑,肺部未闻及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脑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败血症
E:沙门菌属感染
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75%酒精消毒是最可靠的消毒方法。
患者男,20岁,湖区农民,因“持续发热15d”来诊。体温37~40℃,晚上为甚,间有腹痛,无畏寒、寒战;稀粪,2~3次/d,无脓血,精神尚可。查体:无黄疸,未见淤点;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WBC15×10/L,N0.50,L0.20,E0.30;粪检发现结肠阿米巴包囊。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可确诊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常规
B:粪培养
C:粪涂片及毛蚴孵化试验
D:血培养
E:肝、脾B型超声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
B:败血症
C:伤寒
D:急性血吸虫病
E:阿米巴病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治疗药是()
A:甲硝唑
B:吡喹酮
C:青霉素
D:喹诺酮类抗生素
E:头孢菌素
抗-HIV感染的非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
不包括
( )
A:地拉韦定
B:奈韦拉平
C:依非韦伦
D:齐多夫定
E:施多宁
以下关于手足口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传播
B: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C:高温消毒可以使病毒灭活
D:可以用75%的乙醇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E:病人接触的物品可以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
患者男性,38岁,因晕厥就诊。心电图如图5-25所示,应诊断为()
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
D:窦性停搏
E: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叶某,男,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4天,烦躁不安1天于2月12日入院,体检:体温39.5℃,脉搏123次/分,烦躁,颈抵抗,腹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克氏征(+),布氏征(-)。外周血象:WBC15×10/L,N0.89,脑脊液:压力22mmHg,细胞数2000×10/L,N0.95,蛋白质1.5g/L,糖1.4mmol/L,氯化物90mmol/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核性脑膜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毒性脑膜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球菌脑膜炎
已克隆出3种炭疽外毒素,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致病作用方式是_________与_________联合造成局部受染和发生水肿。________与_______联合迅速引起细胞坏死。
有关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卡那霉素由于毒性较大,已趋淘汰
B:链霉素主要用于结核病初治
C:新霉素毒性较大,仅1:3服作为肠道去污染药物
D: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作用较强
E: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常需鞘内给药
男,23岁,寒战、稽留高热6天,伴意识障碍3天入院,有蚕豆病史,查体:昏睡状态,皮肤巩膜黄染,脾大,血常规:WBC11×10
9
/L,HB60g/L,N82%。 追问病史,患者15天前从柬埔寨回国,有野外露营史、蚊叮咬史,为明确诊断,哪项检查最简单直接()
A:血涂片
B:骨髓培养
C:血培养
D:腰椎穿刺
E:肥达试验
灭螺前活螺平均密度和灭螺后活螺平均密度指标可用来考核灭螺效果。
疟疾治疗时,伯氨喹中毒处理
不正确
的是().
A:立即停药
B:大量补液
C:静脉注射美蓝(亚甲蓝)
D:足量输血
布氏杆菌病损伤的器官很广泛,其中以哪种器官为主( )
A:脾脏
B:肝脏
C:睾丸
D:骨关节系统
E:脑膜炎
如图所示,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
A:毛细胆管淤胆
B:肝细胞灶性坏死
C: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
D:肝小叶及汇管区单核细胞浸润
E:肝细胞广泛性坏死
鼠疫杆菌的主要储存宿主为( )
A:褐家鼠
B:旱獭和黄鼠
C:田鼠
D:黑绒姬鼠
E:松鼠
男性,20岁,农民,因高热伴头痛腰痛3天,无尿2天,于12月入院。查体:体温39.6℃,血压75/45mmHg,神清,颈软,结膜充血,软腭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10
9
/L,N0.80,L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
9
/L。本病目前最紧急的治疗是()
A:抗休克
B:脱水
C:强心
D:透析
E:降温
患者,男,11岁,近一月来反复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食物,稀薄有奇臭,查轻度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有生食藕史。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血吸虫病
B:华支睾吸虫病
C:姜片虫病
D:并殖吸虫病
E:肠炎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有赖于( )
A:血象
B:粪便中查虫卵
C:B超
D:肠镜
E:纤维胃镜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A:硫氯酚
B:乙胺嗪
C:吡喹酮
D:阿苯达唑
E:槟榔
狂犬病病毒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磷蛋白和膜蛋白等5种主要的蛋白成分。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应在发现炭疽疫情后多少时间内上报疫情( )
A:6小时内
B:12~24小时
C:6~12小时
D:6~24小时
E:2小时内
晚期血吸虫病实质上是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可出现黄疸、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临床表现,预后较差。晚期血吸虫病与严格意义上的肝硬化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
A:无明显的假小叶形成
B:无肝功能失代偿
C:无严重的门静脉高压
D:无Ⅰ型胶原增生
E:肝脏质地软
肝功能受损害时避免使用下列药物,但除外( )
A:四环素
B:氯霉素
C:两性霉素B
D: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E:磺胺类药物
女性,30岁,月经量增多半年,皮肤瘀点,瘀斑2个月。检验:Hb75g/L,WBC8.9×10
9
/L,PLT42×10
9
/L,PAIg(+),骨髓象示巨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幼稚巨核细胞为主。 该例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最有可能是下列哪项()
A:大细胞高色素性
B:正常
C:小细胞低色素性
D:大细胞低色素性
E:小细胞高色素性
患者,男,38岁,工人,因寒战、高热2天,头晕、气憋半天于11月入院。患者于2天前突感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0℃,伴有头痛,高热持续不降,半天来有明显头晕,呼吸急促,并感憋气,粪便正常,但有尿少。体检:T39℃,R36次/分,P130次/分,BP34/20mmHg,嗜睡,面色苍白,口唇及指甲有紫绀,皮肤呈花斑状,四肢厥冷,呼吸急促,上胸部和腋下皮肤有瘀点。全身浅部淋巴结不大。眼、耳、鼻检查正常,咽红,扁桃腺不大。颈软,肺无啰音,心脏不大,心音钝,心率130次/分,律整。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不大,肠鸣音正常。两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化验:血WBC18×10
9
/L,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血小板52×10
9
/L,尿蛋白(++)。镜检:红细胞0~1个/高倍视野,白细胞2~3个/高倍视野。针对此例患者应首选何种治疗()
A:静脉点滴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
B: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升血压
C:积极扩容治疗
D:静脉点滴5%碳酸氢钠
E:静脉点滴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中毒症状
男,33岁,为AIDS患者,因"头痛、发热3周"来诊,脑脊液墨汁涂片见周围有厚壁荚膜的圆形菌体,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其初步治疗方案为()
A:诱导治疗阶段: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巩固治疗阶段:氟胞嘧啶
B:诱导治疗阶段: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巩固治疗阶段:伊曲康唑
C:诱导治疗阶段:氟康唑,巩固治疗阶段: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D:诱导治疗阶段:伊曲康唑,巩固治疗阶段: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E:诱导治疗阶段: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巩固治疗阶段:氟康唑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最重要的体征是()
A:胸部压痛
B:语颤减弱
C:胸膜摩擦音
D:呼吸音减低
E:呼吸运动减弱
关于药物预防疟疾,可选的药物和方法有()
A:间断预防性治疗,氯喹每周1次
B:青蒿素
C:耐氯喹疟疾流行区,可用甲氟喹
D:孕妇、儿童宜服用乙胺嘧啶
E:多西环素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