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输血技术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下列哪项属于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内容()
A:大容量的存储装置
B:高性能的服务器
C:数据通信线路
D:输血信息数据库
E:用户终端设备
与维生素B2有关的辅酶是()
A:NADP
B:TPP
C:NAD
D:FAD
E:CoA
单采粒细胞有关红细胞混入量的质量标准要求,血细胞的比容为()
A:≤0.15/袋
B:≤0.17/袋
C:≤0.18/袋
D:≤0.20/袋
E:≤0.25/袋

患者男,32岁。急性病容,巩膜疑有黄染。右上腹有明显压痛伴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12.4×109/L,Hb100g/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B超:胆囊明显增大,囊壁增厚,可见反射很强的胆石数个,最大约1.5cm,提示胆囊炎、胆石症。急诊入院准备手术,患者过去无输血史,输血科急诊定血型为"O"型,但与几个O型供血者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凝集,次侧管均出现弱凝集。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RBC与抗A、抗B、抗A1抗体未发生凝集,但与抗A+B有弱凝集(+),有较强的H抗原(3+);患者血清中无抗A抗体,但有较弱的抗B抗体(+)。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从以上信息判断患者血型最可能是()
A:A1亚型
B:A2亚型
C:A3亚型
D:B1亚型
E:B2亚型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考虑如何用血()
A:红细胞悬液200ml
B:血浆200ml
C:红细胞悬液和血浆各200ml
D:全血200ml
E:暂时没有输血指征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输血科值班医生对患者首先应如何检验()
A:对患者和供血者用试管法重做正、反向ABO定型试验
B:对患者和供血者做吸收放散试验
C:对患者和供血者用凝聚胺法配血
D:对患者和供血者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E:对患者和供血者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储存在血小板专用采集袋内浓缩血小板最终制品的容量为多少全血制备()
A:15~25ml/200ml或30~50ml/400ml
B:15~20ml/200ml或30~40ml/400ml
C:25~35ml/200ml或50~70ml/400ml
D:25~30ml/200ml或50~60ml/400ml
E:25~35ml/200ml或50~80ml/400ml
要求单采血小板的供者HGB标准应为()
A:男100g/L,女100g/L
B:男160g/L,女130g/L
C:男120~160g/L,女110~140g/L
D:男110g/L,女100g/L
E:男165g/L,女140g/L
什么是采供血工作中保证献血者、受血者及医护人员最基本的因素()
A:采血室、成分室空气符合要求
B:质量
C:实验室安全防护
D: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E:工作流程的流畅
一位住院患者,住院15日后出现类似伤寒症状,病情较轻、发热38℃,腹泻,腹部疼痛,粪便培养鼠伤寒沙门菌阳性。该患者发病前这个病室有一类似症状患者,两人有食物交换。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紫外线消毒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住院后所致感染是()。
A:院内感染
B:住院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带入传染
E:自身感染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感染途径是()。
A:经手
B:医疗用品
C:血液制品
D:输液制品
E:经食物
冷沉淀的制备是指新鲜冰冻血浆在何种温度下制备的()
A:-20℃以下
B:-8℃以下
C:0℃以下
D:2℃以下
E:4℃以下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标准中,蛋白含量为()
A:≥45g/L
B:≥50g/L
C:≥55g/L
D:≥60g/L
E:≥65g/L
患者男,19岁。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伤口出血不止,输注RCC4U及FFP500ml后病情无好转,转入上级医院。查体右下腹可见手术切口及引流管,伤口持续渗血,24小时引流量300ml。凝血常规示AYrT延长,Ⅷ因子:C测定为5%。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可能合并()
A:外源性凝血障碍
B:内源性凝血障碍
C:混合性凝血障碍
D:原发性血友病
E:DIC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的进一步处理措施中最积极的是()
A:输注冷沉淀
B:输注血浆
C:加强抗感染
D:持续伤口引流
E:再次手术
关于《质量管理职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定代表人应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
B:法定代表人应负责制定和颁布血站的质量方针
C:法定代表人应负责在各相关部门和层级建立质量目标
D:法定代表人应负责对质量体系及其执行效果实施监控、测量、分析和改进
E:法定代表人应不定期审核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某种客观事实的真实情况往往是不可能完全得到的,数据的收集或信息的转换与主观思路关系甚大,所以只有舍弃无用的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A:有效性
B:共享性
C:层次性
D:不完全性
E:经济性
酶的比活力是()
A:一种酶与另一种酶之间的活力比
B: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力单位
C:纯酶与其粗酶的活力比
D:以某种酶的活力为1来表示其他酶的活力
E:每毫克蛋白的酶活力单位数
管理信息系统是()
A:由计算机和计算机专家组成的操作系统
B:客观、真实记录与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系统
C:由一定顺序、按一定目的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工具,为管理者决策服务,多用户共享的信息系统
D:以计算机为工具,管理者可以很方便发出管理指令的操作系统
E: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的一个信息服务系统
足月顺产女孩,出生后5天出现面部、胸前皮肤轻度黄染;母乳喂养,吃奶好,无发热,大便黄色。查体:肝脾不大,脐无分泌物。血清总胆红素175μmol/L(10mg/dl),无贫血,母血型"O",子血型"B"。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生理性黄疸
B:病理性黄疸
C:新生儿溶血病
D:新生儿败血病
E:新生儿肝炎
慢速冷冻法所加用的甘油保护剂,冷冻的条件为()
A:-20℃
B:-30℃
C:-80℃
D:-120℃
E:-196℃
O型患者接受A型造血干细胞属于()
A:主要ABO血型不合
B:次要ABO血型不合
C:主次要ABO血型均不合
D:ABO血型相合
E:ABO血型不同
地中海贫血宜选用()
A:红细胞悬液
B:年轻红细胞
C:洗涤红细胞
D:辐照红细胞
E:去白红细胞
240例心梗患者和140例非心梗患者进行血清肌酸激酶(CK)测定(≥80IU为+,<80IU为-)结果如下: CK试验诊断的指标特异度为()
A:10.42%
B:89.58%
C:18.57%
D:81.43%
E:63.42%
IgM类免疫球蛋白是()
A:单体
B:二聚体
C:三聚体
D:五聚体
E:多聚体
引起血管内溶血的抗体()
A:IgG抗体
B:IgM抗体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否
患者,男,65岁,贫血貌,近来发现视力减退,肝脾淋巴结大,血常规:WBC2.0×109/L,Hb63g/L,PLT85×109/L,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单克隆IgM为20g/L,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多发性骨髓瘤
B:巨球蛋白血症
C:浆细胞白血病
D: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E:恶性淋巴瘤
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
A: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
B:贮存池病:α颗粒缺陷
C:血小板无力症
D:贮存池病:致密颗粒缺陷
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采用全自动编码技术(FACT-2)0类(不是数据字母混合)数据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
A:适用于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安全方面的输血的要求
B:不受其他任何编码的限制
C:适应制定国际标准的需要
D:Codabar码数据流转变为ISBT128码数据流时不必用符号标识符
E:提高了各种信息编码的灵活性
以下不属于献血动员的方法的是()
A:公开演讲
B:广播电视
C:网络
D:奖励
E:紧急呼吁
甲肝的感染方式()
A:通过消化道传播
B:通过性接触传播
C:通过呼吸道传播
D:通过节肢动物传播
E:通过创伤导致
全血及红细胞保存的最佳温度应为()
A:-4℃以下
B:2~6℃
C:6~8℃
D:8~12℃
E:20~24℃
质量控制室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应定期进行检查。运用化学指示剂法,检查频率是()
A:每批1次
B:每季度1次
C:每月1次
D:每周一次
E:每日一次
氨基酸在等电点溶液中,具有的特点是()
A:不具有正电荷
B:不具有负电荷
C:在电场中不移动
D:溶解度最大
E: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