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地基基础)
题目桩身完整性是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
卸载和卸载位移观测:全部卸载后,隔()h再读一次。
A:2
B:3
C:3~4
D:4
芯样在强度试验前应对其几何尺进行测量,对于平均直径,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取测量的平均值,精确至0.5mm。
A:芯样中部
B:芯样最细处
C:芯样最粗处
D:规范没有明确规定
贯入度越大,桩侧、端阻力发挥越充分。因此,贯入度越大越好。
CAPWAP法动测单桩承载力,可以获得()。
A:静载试验结果
B:绘出力、速度拟合图
C: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分布图
D:模拟静载试验曲线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载反力装置的()是需要先验算的。
A:构件的强度和变形
B:锚桩抗拔力
C: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
D:桩的强度和变形
型钢桩的常用断面形式为()。
A:H型
B:U型
C:Z型
D:I型
依据检测规范要求,钻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A:0.1%
B:0.5%
C:1.0%
D:1.5%
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不必埋设桩身应力、应变测平衡静载试验可以测定桩身的侧阻力和端阻力。
接收换能器接收到的声波是()。
A:反射波
B:透射波
C:散射波
D:折射波
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静载荷试验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现场检测数据可有()记录形式。
A: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记录表
B:现场检测时的影像资料
C:现场检测电子数据
D:有见证人员签字的文字材料
声波透射法中,换能器在声测管内一般用()耦合。
A:空气
B:黄油
C:泥浆
D:清水
钻孔灌注桩包括()。
A:泥浆护壁灌注桩
B:湿作业螺旋成孔灌注桩
C:护筒护壁灌注桩
D:干作业螺旋成孔灌注桩
抗压桩按桩的承载性状不同,可以分为()。
A:摩擦型桩
B:端承型桩
C:抗摩擦桩
D:水平受荷桩
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外径小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段长度应大于150mm。
对同一种混凝土,换能器的频率越高,超声波衰减(),穿透的距离就()。
A:越小
B:越大
C:越近
D:越远
对于混凝土灌注桩,采用时域信号分析时应综合哪些情况分析判定受检桩的完整性类别()。
A:区分桩身截面渐变后恢复至原桩径并在该阻抗突变处的一次反射。
B:区分扩径突变处的二次反射
C:结合成桩工艺和地质条件
D:可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辅助判定桩身完整性或借助实测导纳值、动刚度的相对高低辅助判定
采用钻芯法检测时,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桩长小于10m时,每孔可取1组
B:当桩长小于10m时,每孔可取2组
C:当桩长为10~30m时,每孔截取3组芯样
D:当桩长大于30m时,每孔不少于4组
能检测桩底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是()。
A:钻芯法
B:低应变法
C:高应变法
D:声波透射法
用于设计确定桩承载力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根。
A:2
B:3
C:4
D:6
在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中,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者等于()级。
A:0.3
B:0.4
C:0.5
D:0.6
高应变检测承载力时选取锤击信号,宜取()的击次。
A:最后一击
B:锤击能量较大
C:平均
D:第一击
芯法检测时,钻机应配备单管钻具。
当某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为Ⅲ类,则应判定该受检桩不满足设计要求。
传感器埋设断面距桩顶和桩底的距离不宜小于()倍桩径。
A:0.5
B:0.8
C:1.0
D:1.2
高应变法动力检测,预估最大冲击加速度为10000~15000m/s
2
,加速度计的量程宜为()。
A:10000~15000m/s
2
B:15000~20000m/s
2
C:15000~30000m/s
2
D:20000~30000m/s
2
钢管桩的顶端和底端常设有()以减少局部应力过高造成的变形损坏。
A:圆形加强箍
B:环形加强箍
C:方形加强箍
D:三角形加强箍
高应变测桩时得出一组力—时间曲线和一组速度—时间曲线,这里的速度是指()。
A:应力波在桩内的传播速度
B:桩底处质点运动速度
C:传感器安装截面处的质点运动速度
D:桩头质点运动速度
抗拔试验用压力表、油泵以及油管在其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
A:70%
B:80%
C:90%
D:100%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