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溴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三乙胺时,1500mg/L三乙胺标准贮备液于冰箱中冷藏,至少可稳定()。
A:1周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时,如水样有颜色但不太深,可进行()校正。浑浊且色度较深的水样用()预处理后,仍含有机物干扰测定时,可用()破坏有机物后再测定。
填充剂为80~100目GDX-502的色谱柱对丙烯腈和干扰物的分离效果要好于填充60~80目GDX-502的色谱柱。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某噪声级与背景噪声级之差很小时,则感到很嘈杂
B:噪声影响居民的主要因素与噪声级、噪声的频谱、时间特性和变化情况有关
C:由于各人的身心状态不同,对同一噪声级下的反应有相当大的出入
D:为保证睡眠不受影响,室内噪声级的理想值为30dB
硝基苯采用重蒸馏法提纯,应取()℃馏分。
A:210~211
B:200~211
C:210~212
仪器零点漂移()满量程时,应检查和调节仪器;跨度漂移()满量程时,数据无效,应对仪器进行维修和校准。
A:2%
B:5%
C:±5%
D:±10%
测定水中总氰化物时,若样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根离子,将不干扰测定。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硼,蒸发和脱水时,常用温度是55℃±3℃,温度高时,可能导致硼的损失。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深层土壤样品的采集可采用()的方式进行。
A:手工钻
B:槽探
C:锹、铲
D:机械钻
采用《固定污染源废气 硫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544-2016)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硫酸雾时,吸收液可采集到以下哪些形式的硫酸雾?()
A:硫酸小液滴
B:三氧化硫
C:颗粒物中可溶性硫酸盐
D:二氧化硫
气相色谱分析用微量注射器进样时,影响进样重复性的因素是哪些?
紫露草微核统计时,如平均值等于或大于平均值差的标准误差()倍,表示处理组与对照组平均微核率有显著差异。
A:2
B:4
C:6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铁时,若镍的浓度超过()mg/L,其对测定值有干扰。
A:10
B:50
C:100
D:200
采用黑白瓶测氧法时,如光合作用很强,易形成溶解氧过饱和。
根据《水质凯氏氮的测定》(GB/T11891—1989)测定水中凯氏氮含量时,对难消解的有机氮化合物,可适当增加消解时间,亦可改用硫酸汞为催化剂。
含酚废水的保存用磷酸酸化,加入硫酸铜的作用是()。
A:抑制微生物氧化
B:去除杂质的干扰
C:抑制化学作用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沉积物可用以下()工具采集。
A:塑料勺
B:采泥器
C:钻探装置
D:抓斗
硅钼蓝光度法测定水中可溶性二氧化硅时,如果水样中含盐量过高,应使用与样品离子强度大致相同的标准溶液校准,以消除影响。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需采用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该水通过加少量高锰酸钾的()溶液于水中,再行蒸馏即得,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水应始终保持(),否则应随时补加高锰酸钾。
A:酸性,不变
B:中性,棕色
C:碱性,红色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
B:非吸收光的影响
C:非单色光的影响
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
用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汞中,样品消解时,如何防止汞以氯化物的形式挥发损失?
DPD滴定法适用于测定含游离氯(CL2)浓度范围为0.01~5mg/L的水样。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醇时,若在热天采样,吸收管应浸在()中
我国目前细菌总数以()为报告单位。
A:个/L
B:个/ml
C:个/100m1
测定叶绿素a的水样抽滤完后,如不能及时测定,可将滤膜放入普通冰箱冷冻中保存1~2d。
电导率仪法测定电导率时,如果使用已知电导池常数的电导池,不需要测定电导池常数,可调节仪器直接测定,但是需要经常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
在空气中穿透能力最弱但电离能力最强的射线是()。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中子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对于()的场地 ,可根据场地的形状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
A: 污染物种类分布较均匀
B:污染程度较均匀
C:拆迁性破坏
D:历史变更性破坏
()流量计适于作为较低流量()L/min以下的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流量追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