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规定的污水排放量中
不包括
下列()用水的排放量。
A:间接冷却水
B:循环水
C: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D: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固体废物的分选依据是固体废物中不同物料间的()差异,()、()、()、()、浮选分别是根据废物中不同物料间的粒度、密度、磁性、导电性、润湿性差异实现分选的。
涉及范围区域较大、人力勘察较为困难或难以到达的建设项目,其生态影响调查的方法往往采用()。
A:文件资料调查
B:现场勘察
C:公众意见调查
D:遥感调查
对于固定声源评价,一定要绘制等声级线图,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一级和二级
D: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列表清单法主要应用于()。
A:主要用于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和影响评价
B:进行物种或栖息地重要性或优先度比选
C:进行生态保护措施的筛选
D: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因子的影响分析
水工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地面水环境的水力特征和污染物迁移的物理过程,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此种方法属()。
A:专业判断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数学模式法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执行城市区域铅垂向Z振级昼夜标准值分别是()dB。
A:75,65
B:75,72
C:80,80
D:70,67
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一级、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B: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若评价范围内没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
D:城市道路项目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位可以不按照不少于6个点设置
E: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有近2年的监测资料,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在矩形面源、多边形面源、近圆形面源参数调查清单中,近圆形面源所特有的内容有()。
A:近圆形半径
B:顶点数或边数
C:面源中心坐标
D:面源的宽度
E:与正北方向逆时针的夹角
确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的依据有()。
A:水域环境功能
B:水文参数
C:环境容量
D:保护目标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A:2km为半径的圆
B:周长4km矩形区域
C:2.5km为半径的圆
D:边长4km矩形区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
B: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C:应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
D:应特别关注水文地质复杂程度
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
A:不低于3km
B:低于3km
C:不低于5km
D:低于5km
根据环境影响的性质与类别,环境评价可分为(),(),(),(),累积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环境噪声、电磁、振动影响评价,视觉影响评价。
总贮存量不超过300kg(L)的危险废物要放入符合标准的容器内,加上标签,容器放入坚固的柜或箱中,柜或箱应设多个()直径的排气孔。
A:不多于30mm
B:不少于30mm
C:不多于50mm
D:不少于50mm
对于采石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关键在于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TSP,PM
10
的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TSP和PM
10
的日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分别为()。
A:0.20mg/m
3
,0.10mg/m
3
B:0.30mg/m
3
,0.15mg/m
3
C:0.50mg/m
3
,0.25mg/m
3
D:0.12mg/m
3
,0.05mg/m
3
新建成使用(含扩建、改造)单台容量()的锅炉,必须安装固定的连续监测烟气中烟尘、SO
2
排放浓度的仪器。
A:≥30t/h
B:≥20t/h
C:>20t/h
D:>30t/h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筛选和确定。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
C:评价等级
D:国家法律法规
E:当地的环保要求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属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的有()。
A:装置平面布置
B: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C: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规模
D:生产周期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A:稀释与接种法
B:纳氏试剂比色法
C:重铬酸盐法
D:碘量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在进行预测和评价时,须考虑环境质量背景与()建设项目同类污染物环境影响的叠加。
A:在建的和未建的
B:已建的
C:已建的、在建的和未建的
D:已建的和在建的
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的计算结果有时偏低。
A:系统分析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
C:类比分析法
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其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做生态影响分析就可以
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50%,D10%为5km,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2%,D10%为4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根据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放散的危害环境事故起因,将风险类型分为()。
A:火灾
B:爆炸
C:泄漏
D:天灾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基本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
B:应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C: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D:掌握评价区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E: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必须采用数值法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如涉及()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A: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
B:特殊生态敏感区
C:重要生态敏感区
D:居住区和文教、行政办公卫生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有关规定,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包括()。
A: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
B: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的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
C: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D: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下列哪些情况可得出可以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结论。()
A:新建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改、扩建项目已经排放的及将要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在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中已经超标
B:建设项目在各个不同生产阶段、除污染源附近小范围以外地区,均能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C:削减措施在技术上不可行,但经济上合理
D:在建设项目实施的某个阶段,有个别水质因子在较大范围内出现超标,但采取环保措施后,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有()。
A:现场调查法
B:经验估计法
C:收集资料法
D:现场测量法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