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当代教育呈现出终身化的趋势,包括下列哪些因素()
A: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
B:人口结构的改变
C:经济的发展和竞争
D:科技的进步
E:文化生活的变迁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他为()国家财产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A:爱护
B:爱惜
C:保护
“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结合案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案例中第一个老师没有尊重学生
B:案例中第二个老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C:案例中两个老师的素质都有待提高
D:案例中两个老师“恨铁不成钢”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14-4.9=()。
A:10.9
B:10.1
C:9.1
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 )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关心集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年。
A:1980
B:1986
C:1995
D:1998
构成班级的简单要素包括()。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物质场所
D:课程
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焦虑可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小时或几天,而后消失,又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这是()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恐惧症
C:恐慌障碍
D:创伤后应激症
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A:竟然
B:自然
C:坦然
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以下名画中哪个是顾恺之的作品?()
A:《历代帝王图》
B:《洛神赋》
C:《清明上河图》
D:《富春山居图》
试论述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的含义有哪些?
16.43+3.6=()。
A:19.03
B:20.03
C:16.79
按功能分,下列属于德育过程中的道德语言的是()。
A:规范性用语
B:习惯性用语
C:对话性用语
D:情境性用语
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简述耶斯基——多德森法则。
桑代克提出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
A:巩固律
B:准备律
C:联结律
D:条件律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C:儿童权利优先
D: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痛苦不安
B:感到惴惴不安
C:感到极端焦虑
D: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形―顿悟说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清澈”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村边小溪中的水很清澈。”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我家的小狗毛毛的眼神很清澈。”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评点说:“说狗的眼神‘清澈’不合适,这个造句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
能直接证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理论正确的是()。
A:伦琴发现放射现象
B:居里夫人发现镭
C:道尔顿的成就
D:林奈的成就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教师告诉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小声讲话将失去课间休息的时间,这种消除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A:餍足
B:消退
C:代价
D:孤立
教科书通常按()分册。
A:章节
B:单元
C:学期
D:课时
下列日常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点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用手机,因为它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作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