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儿科主治医师

某新生儿,孕40周,因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出生体重3.7kg。生后1小时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及吸气性三凹征,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有力,腹平软,肝不大。现疑似患儿为胎粪吸入综合征。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述哪项对确诊该病最有意义()
A:羊水中混有胎粪
B:患儿皮肤和指、趾甲床有胎粪痕迹
C:口、鼻腔吸引物中含有胎粪
D:气管内吸引物中可见胎粪
E:宫内窘迫史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听诊一侧呼吸音减弱,可能发生()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气胸
D: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E:颅内出血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肺大疱
B:肺气肿
C:肺不张
D:肺纤维化
E:肺气肿、肺不张及正常肺泡同时存在
男孩,8岁,水肿1个月。病前有发热、咳嗽,尿蛋白+++~++++,红细胞20~30个/HP,血胆固醇9.9mmol/L,白蛋白2.2g/L()
A:狼疮性肾炎
B:急进性肾炎
C:肾炎性肾病
D:Alport综合征
E:紫癜性肾炎
脑性瘫痪治疗原则()
A: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B: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
C:采取综合治疗手段
D:医师指导和家庭训练相结合
E:以上所有措施
小儿前囟凹陷见于哪种疾病()
A:佝偻病
B:小头畸形
C:中枢感染
D:脱水
E:甲状腺功能低下
患儿女,1岁。生后未接种卡介苗,体弱。近1个月持续咳嗽伴体温38℃左右,最高达39℃,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1cm,颈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血常规、血培养
B:病毒IgM、IgG抗体和结核菌抗体IgM、IgG
C:血沉
D:胸部X线片或胸部CT
E:结核菌素皮试
大量蛋白尿的标准()
A:≥50mg/(kg·D.
B:>100mg/(kg·D.
C:>150mg/(kg·D.
D:>150mg/d
E:>2000mg/d
单纯性阑尾炎的腹痛性质是()
A:胀痛
B:隐痛或钝痛
C:跳痛
D:刀割痛
E:钻痛
男,4岁。进食蚕豆后次日,突然面色苍白,尿液呈红茶样来院急诊。查体:体温37℃,神志清,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HR100次/分,心尖区可及2/6级收缩期杂音,肺、腹部无特殊。以往有食用蚕豆史。血常规:Hb68g/L,RBC2.8×1012/L,Ret6.0%,WBC15×109/L,PLT203×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G-6PD缺乏症
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6岁男孩,5天前患"腮腺炎",有发热,近一天来头痛,喷射状呕吐,精神差,嗜睡。查体:T38℃,意识模糊,右侧腮腺肿大,颈稍有抵抗,心肺(-),腹平软,肝脾不大,克、布氏征(-)。血常规:白细胞6×10/L,N28%,L72%。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需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头颅CT
B:血培养
C:脑电图检查
D:脑脊液检查
E:胸部X线片
不属于胆红素脑病后遗症的是()
A:手足徐动症
B:眼球运动障碍
C:听力障碍
D:偏瘫
E:牙釉质发育不全
经气管插管48小时无缓解的呼吸困难
A:气管切开
B:给氧
C:抗生素
D:强心剂
E:支气管镜
因锥体系受累,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发育落后,属于脑性瘫痪中最为常见的一型()
A:痉挛型脑性瘫痪
B:混合型脑性瘫痪
C:肌张力低下型
D: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
E: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
小儿心肺复苏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最理想的方法为()
A:保持合适体位
B:安置口咽插管
C:气管切开
D:气管内插管
E:固定舌体
有关结节性红斑以下错误的是()
A:半数以上患者无法找到明确的致病原因
B: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5倍
C:前期链球菌感染是常见诱因
D:皮疹对称分布于小腿伸侧
E:皮疹消退后局部可发生溃疡
肝、脾、淋巴结肿大伴颅骨缺损,可能为
A:糖原累积症
B:肝豆状核变性
C:韩-薛-柯病
D:黏多糖病
E: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蛋白尿的标准()
A:≥50mg/(kg·D.
B:>100mg/(kg·D.
C:>150mg/(kg·D.
D:>150mg/d
E:>2000mg/d
结核性脑膜炎最常侵犯的颅神经是()
A:三叉神经和听神经
B:展神经和喉返神经
C:面神经和动眼神经
D:嗅神经和舌咽神经
E:滑车神经和迷走神经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一般不表现为()
A:间隙性弛张热,每天波动可达3~4℃
B: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但血培养及骨髓培养均为阴性
C:关节肿痛,肝、脾、淋巴结肿大
D:抗生素治疗无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
E:常出现多发关节畸形
6个月小儿。发热5天,伴频繁咳嗽,喘憋。住院查体:体温39.4℃,血压80/60mmHg,嗜睡,面色发灰,呼吸80次/分,双下肺呼吸音减低,叩诊微浊,心率188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3cm,腹膨隆,无包块,肠鸣音减弱。血常规:白细胞5.6×109/L,N40%。胸片:双下肺大小不等片状阴影。急救治疗应给予()
A:2:1液20ml/kg,快速静脉点滴
B:毒毛花苷K饱和量加入10%葡萄糖慢速静注
C:地高辛肌注加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口服
D:地高辛肌注加安定静注
E:1.4%碳酸氢钠20ml/kg,快速静脉点滴
室间隔缺损患儿,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2~3/6级粗糙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区闻及短暂的舒张期杂音。首先考虑诊断()
A:合并肺动脉高压
B:合并二尖瓣狭窄
C:动脉导管未闭
D:合并房间隔缺损
E:分流量较大的室间隔缺损
男孩,6岁。两膝及踝关节红肿2个月,伴低热、乏力。因眼痛,经裂隙灯检查,示虹膜睫状体炎改变。()
A:化脓性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狼疮性关节炎
D:风湿性关节炎
E:结核性关节炎
女孩,12岁,眼睑水肿,面部皮疹,伴不规则发热,尿蛋白+++,红细胞40~50个HP,血象:Hb90g/L,WBC3.8×109/L,血小板89×109/L()
A:狼疮性肾炎
B:急进性肾炎
C:肾炎性肾病
D:Alport综合征
E:紫癜性肾炎
男,4岁。进食蚕豆后次日,突然面色苍白,尿液呈红茶样来院急诊。查体:体温37℃,神志清,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HR100次/分,心尖区可及2/6级收缩期杂音,肺、腹部无特殊。以往有食用蚕豆史。血常规:Hb68g/L,RBC2.8×1012/L,Ret6.0%,WBC15×109/L,PLT203×109/L。该病尚与下列哪类贫血有关,除了()
A:伯氨喹型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B: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C: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D:感染诱发的溶血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直径增大,中心苍白区明显()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白血病
E:地中海贫血
重度脱水累积损失量()
A:50ml/kg
B:50~100ml/kg
C:100~120ml/kg
D:120~150ml/kg
E:150~200ml/kg
4岁男孩,身高90cm,体重13kg,身材匀称,智力正常。近1年身高增加3cm,骨龄为2岁。最适合的治疗方法为()
A:增加营养
B:治疗腹泻
C:继续随访
D:甲状腺素治疗
E:生长激素治疗
患儿,男,12岁,乏力、纳差10天,尿色深如红茶2天入院。体检:神清,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质软,有压痛,脾未触及,总胆红素68μmol/L,ALT400U,HBsAg(+),确诊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乙型肝炎病毒是()
A:巨细胞病毒
B:RNA病毒
C:DNA病毒
D:肠道病毒
E:微小病毒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儿住院后查血清HBsAg及HBeAg均阳性,表明()
A:患儿已进入恢复期,无传染性
B:患儿血中Dane颗粒较多,有传染性
C:患儿血中Dane颗粒较少,传染性小
D:患儿易演变为肝癌
E:患儿易转变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治疗1个月后复查,ALT正常,血清胆红素<17μmol/L,抗HBs、抗HBe均阳性、HBsAg及HBeAg均阴性,表明()
A:肝炎未愈,病毒仍在复制
B: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C: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D:急性乙型肝炎向迁延性肝炎转变
E:急性乙型肝炎向慢性肝炎转变
患儿女,7岁,体格发育落后,自小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查体: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动脉导管未闭
C:室间隔缺损
D:肺动脉狭窄
E:房间隔缺损
患儿男,5岁,因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住院。极期体温达40℃,昏迷,反复抽搐,未发生呼吸衰竭。临床分型是()
A:轻型
B:普通型
C:重型
D:极重型
E:暴发型
引起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质多为()
A:强刺激性物质
B:低毒性物质
C:半抗原
D:全抗原
E:强酸、强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