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常识部分)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是谁?
巴金的描写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腐朽罪恶题材的系列创作是()
A:《家》
B:《春》
C:《秋》
D:《冬》
E:《憩园》
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放鞭炮
寒食节是哪一天()
A:清明的前两天
B:清明节当天
C:清明的后一天
D:清明的后两天
每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什么()
A:桃木剑
B:贵妃醉酒图
C:钟馗画像
D:猪前腿
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__和__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A:相对论光学
B:相对论电磁学
C:光学电磁学
D:相对论量子力学
傣族主要分布在(),人口有100多万。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48
B:26
C:22
D:4
女性,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血红蛋白90g/L,网织红细胞0.05,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种贫血最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要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A:周围血片
B:骨髓象
C:血清铁总铁结合力
D:血红蛋白电泳
E:肝功能试验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考虑治疗措施时应首选()
A:输血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脾切除
D:叶酸
E:维生素B
1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B: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C:“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此句中的“辰牌”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五时至七时。
D: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1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你认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第2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3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为加强与外国的联系,明朝采取哪些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第4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清朝前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一对外政策的实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你有何感想?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
不正确
的是()
A: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D:康熙帝——抗击沙俄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背景是()
A:沦陷区北京
B:国统区重庆
C:上海"孤岛"
D:沦陷区东北
中国现代散文诗第一部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
A:鲁迅的《野草》
B:陆蠡的《囚绿记》
C:何其芳的《画梦录》
D:丽尼的《鹰之歌》
现代戏剧史上历史剧的大量涌现是在什么时期()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北伐大革命时期
C:左联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主题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作品是()
A:《骆驼样子》
B:《漳河水》
C:《白毛女》
D:《暴风骤雨》
五音指什么?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是谁?
血小板凝集(platelet aggregation)
在解放区小说家中,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人民抗日斗争,深入表现人物心灵美,小说具有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的作家是()
A:赵树理
B:周立波
C:丁玲
D:孙犁
欲量取40mL的液体试剂。现有下列量程的量筒,最好选用()
A:5mL
B:10mL
C:50mL
D:100mL
京剧唱腔中板眼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北魏石刻?
左联解散的时间是()
A:1934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是什么?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这句气象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A:蚯蚓是有氧呼吸的生物
B:蚯蚓喜欢生活在水中
C: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
D:蚯蚓能预报天气变化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截至2011年5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1383.7亿元。这一工程将()。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目前我国通过考试选拔公务员,在古代我国也实行了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的原则,它正式创立于()
A:汉武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下列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 ②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③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重点也不同 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面哪种茶
不属于
萎凋茶?()
A:白茶
B:绿茶
C:红茶
D:海马宫茶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