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神经内科高级职称

患者,女,12岁,2天内反复多次全身抽搐。在发作间歇期仍意识不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低钙抽搐
B:儿童神经官能症
C:癫痫持续状态
D:癫痫大发作
E:失神小发作
下列哪项临床表现不见于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A:眩晕
B:眼球运动障碍
C:吞咽困难
D:失语
E:交叉性瘫痪
用大头针的针尖轻刺病人皮肤,病人左半身无疼痛感觉,病变在()
A:楔束
B:脊髓丘脑束
C:薄束
D:中央后回
E:锥体束
不符合面神经管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症状体征是()
A:味觉障碍
B:听觉过敏
C:外耳道疱疹
D:周围性面瘫
E:面部疼痛
李某,男性,42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4年,智能下降,行为异常2年”入院,患者两个舅舅均在年轻时发现精神异常,诊为"精神病",均于40岁左右去世,死因不详。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醒,语言刻板、重复,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理解判断力均下降。MMSE://4分。ADL:58分。表情淡漠、呆板。行为异常,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若此患者无抽搐,而表现为全身不自主运动,则可能的诊断为()
A:Alzheimer病
B:Pick病
C:额颞叶痴呆
D:Lewy体痴呆
E:亨廷顿病痴呆
关于自动症,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患者有强直、震颤等不自主运动
B:有精神性发作
C:表现为舞蹈样动作
D: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
E:复杂部分性发作的运动表现以协调的不自主活动为特征
脑棘球蚴病的临床表现为()
A:发热、头痛、昏迷等脑炎样
B:颅内压增高和(或)脑局灶损害的脑瘤样
C:迅速偏瘫等脑局灶损害的卒中样
D:妄想、幻觉等精神分裂症样
E:智能减退等痴呆样
30岁男子,近半年来,旁人常发现其发愣,对别人提问无反应,持续1~2分钟,同时伴有口唇咀嚼动作,一天出现数次。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脑电示右颞局灶性尖波活动,可诊断为()
A: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B:癫痫小发作
C:精神运动发作
D:神经官能症
E:局限性阵挛发作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瘤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显像
B: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C:增强CT
D:头颅平片
E:脑脊液检查
支配瞳孔括约肌的核是()
A:下丘脑核
B:艾-巍氏核
C:外展神经核
D:滑车神经核
E:颈交感神经核
腰椎穿刺的禁忌症有()
A:脑膜炎
B:昏迷
C:腰骶部溃疡
D:急性脑血管病
E:智能障碍
脑出血有脑疝形成,用脱水药应该注意()
A:瞳孔大小
B:静脉快速滴注
C:水、电解质和酸硷平衡
D:心、肾功能
E:以上全部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暴发型为()
A: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B: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C: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
D:急性出血坏死性脑炎
E:Wernicke脑病
一个帕金森患者,其典型的肌张力增高为()
A:肌强直和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B: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和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C:铅管样肌张力增高和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D:铅管样肌张力增高和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E:肌强直和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帕金森病患者晚期出现的肌张力障碍多为()
A:扭转痉挛
B:上运动神经元斜颈
C:手足徐动
D:痛性足痉挛
E:眼睑痉挛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引起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A:一氧化碳
B:尿毒症
C:肝性脑病
D:甲醇
E:正常颅压性脑积水
患者男,50岁,因“腹胀伴腹部逐渐增大6个月,嗜睡、晚间烦躁不安15d”来诊。10年前曾患无黄疸性肝炎。查体:意识模糊,皮肤轻度黄染,有腹腔积液。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血氨
B:单氨氧化酶
C:碱性磷酸酶
D:甲胎蛋白
E:颅脑CT

女性,40岁。入院2周前曾发热,流清水鼻涕,在本院门诊拟诊“上呼吸道感染”。昨天患者感四肢末端发麻、乏力。入院体检:神清,双侧额纹减少,双侧眼裂闭合欠佳,双侧鼻唇沟浅,露齿困难。双上肢肌力Ⅲ度,双下肢肌力Ⅳ度,肌张力低下,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膝反射(-),肘、膝关节远端肢体痛觉减退。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假设信息】若该病人在发病1周后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口唇紫绀伴意识模糊。下列处理措施最先考虑的是()
A:大剂量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B:立即纠正低血钾
C: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
D:立即血浆交换治疗
E:立即用呼吸兴奋剂治疗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于发病第3周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清钾显著低于正常
B: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异常
C: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病毒抗体
D: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E:脑脊液大量细胞出现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类病人一定出现的临床表现为()
A:四肢弛缓性瘫痪
B:四肢末端对称性疼痛觉减退
C: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
D:腱反射消失
E: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近年来,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认为()
A:病毒直接侵犯所致
B:空肠弯曲杆菌直接侵犯所致
C:病毒细菌双重直接侵犯所致
D:微生物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E:白细胞功能异常所致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这类病人最常见的颅神经损害表现为()
A:舌咽神经麻痹
B:迷走神经麻痹
C: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D: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E:三叉神经麻痹
大多数脑梗死于发病后多长时间才逐渐显示与闭塞血管供应区一致的低密度梗死灶()
A:4~6h
B:6~12h
C:12~24h
D:24~48h
E:48~72h
脑梗死病灶在CT上可出现低密度改变,一般多在发病后()
A:3~6小
B:6~8小时
C:8~12小时
D:12~24小时
E:24~48小时
原发性震颤的常见特征不包括()
A:上下肢同样受累
B:通常在成年后发病
C:震颤可被酒精抑制
D:1/3以上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E:病程通常超过3年
女性,52岁。2年前因高热7~8天曾在某院静脉滴注液体后,出现右上、下肢疼痛及轻微震颤,静止时明显。近3月左肢体亦出现震颤,情绪紧张加剧,入睡后消失,同时感四肢僵硬步距小。体检:表情呆板,口角流涎,全身震颤,肌张力呈铅管样强直,头前倾,动作迟缓。颅脑MRI未见异常。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在应用药物治疗时,下列哪种药不宜使用()
A:多巴胺
B:L-多巴
C:美多巴
D:金刚烷胺
E:溴隐亭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帕金森综合征
B:运动神经元病
C:帕金森病
D:多发性硬化
E:高颈髓病变
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导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潜伏期约为()
A:1~2周
B:3~4周
C:2月以上
D:4~6周
E:1周以内
男,20岁,因突发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2分钟而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无定位体征。意识逐渐恢复后,仍昏睡、头痛、无力,对抽搐全无记忆追问病史需特别注意()
A:家族史
B:外伤史
C:疫苗接种史
D:药物过敏史
E:以前有无类似发作
女性,40岁。入院2周前曾发热,流清水鼻涕,在本院门诊拟诊“上呼吸道感染”。昨天患者感四肢末端发麻、乏力。入院体检:神清,双侧额纹减少,双侧眼裂闭合欠佳,双侧鼻唇沟浅,露齿困难。双上肢肌力Ⅲ度,双下肢肌力Ⅳ度,肌张力低下,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膝反射(-),肘、膝关节远端肢体痛觉减退。 这类病人最常见的颅神经损害表现为()
A:舌咽神经麻痹
B:迷走神经麻痹
C: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D: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E:三叉神经麻痹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生物病原体是()
A:螺旋体
B:朊蛋白
C:寄生虫
D:病毒
E:细菌
正常成年人闭目脑电图检查时,可发现()
A: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减弱
B: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增强
C: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无变化
D: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减弱
E: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增强
TIA的特点是()
A:有后遗症
B: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多在1小时内恢复
C: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数日至3周内恢复
D: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至3天内恢复
E:CT可见陈旧腔隙梗死灶
AD患者脑脊液检测可有()
A:tau蛋白降低
B:Aβ42升高
C:Aβ42降低
D:Ach升高
E:5-羟色胺升高
周围神经病表现为()
A: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B:肌萎缩
C:肌束颤动
D:病理反射阳性
E: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