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A: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防治策略和措施
B:血吸虫病的危害和传播途径
C:当地的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易感环境
D: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基本知识
E: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治疗方法
下列哪一种调节因子参与补体的正向调节( )
A:S蛋白
B:D因子
C:P因子
D:DAF
E:C8结合蛋白
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包括()。
A:波长准确度和波长重复性
B:分辨率
C:光度准确度和光度线性范围
D:基线稳定度和基线平直度
E:光谱带宽
有关光学法与双磁路磁珠法血凝仪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法是检测血浆凝固过程中光信号的变化
B:两者都属于生物化学法
C:双磁路磁珠法是检测血浆凝固过程中磁电信号的变化
D:光学法比双磁路磁珠法受影响因素少
E:光学法散射比浊比透射比浊结果好
患者女,35岁,因发热、颧部红斑和关节痛10d,自服抗生素无效,来医院就诊。查体:心、肺(-),腹软,无腹腔积液,肝、脾肋下未扪及。T38.7℃,P75次/min,BP120/80mmHg。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8×10
9
/L,红细胞3.7×10
12
/L,血小板75×10
9
/L,C30.412g/L,C40.098g/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进一步确诊,首选检查是()
A: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
B:类风湿因子
C:血沉
D:C-反应蛋白
E:骨髓检查
F:CD4和CD8分子检测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已经证实,参与该疾病发病的自身抗体是()
A:抗CCP抗体
B:抗Smith抗体
C: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
D:抗dsDNA抗体
E:抗核糖体抗体
F:RF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有可能患的疾病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病毒性感冒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细菌性感冒
E:再生障碍性贫血
F:皮肌炎
简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原理、报告方式及临床意义。
临床上突出表现为皮肤及黏膜损害的白血病是()
A:ALL-L
1
B:AML-M
1
C:AML-M
3
D:AML-M
5
E:CML
下列细菌中,鸟氨酸脱羧酶阴性的是()
A:粘质沙雷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产气肠杆菌
D:阴沟肠杆菌
E:奇异变形杆菌
肠炎患者,抗细菌治疗后见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糜烂,哪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可能性最大。()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分枝杆菌
C:白色念珠菌
D:奋森螺旋体
E:大肠埃希菌
感染阶段的曼氏迭宫绦虫是()
A:钩球蚴
B:毛蚴
C:杆状蚴
D:六钩蚴
E:裂头蚴
见于尿毒症的细胞类型是()
A:Spherocytes
B:elliptocytes
C:schistocyte
D:echinocyte
E:acanthocyte
热型与疾病对应正确的是()
A:弛张热--化脓性疾病如肝脓肿等
B:稽留热--典型的见于伤寒
C:间歇热--回归热、布鲁菌病、鼠咬热等
D:微热--慢性感染和肺结核等
E:马鞍热--登革热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2.30×10
12
/L,Hb70g/L,WBC3.5×10
9
/L,白细胞分类可见早幼粒细胞为2%,中性分叶核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
9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2%,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8%,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8%。本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与自身免疫耐受形成可能无关的机制是()
A:克隆清除
B:克隆不应答
C:TS细胞、自然抑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D:抗独特型网络的作用
E:补体系统功能不全
患儿,一岁。咳嗽、发热1周入院,查体:T39℃,患儿烦躁、喘憋,三凹征,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血象,WBC4×10
9
/L,胸部X线可见大片状阴影,冷凝集试验阴性。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迷,错误的是()
A:传染源为感染患者
B:无症状带毒者无传染性
C:主要传播方式是直接经空气飞沫传播
D:可经接触传播
E: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腺病毒肺炎
B:支原体肺炎
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嗜酸细胞性肺炎
E:肺炎链球菌肺炎
关于生物素标记蛋白质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抗原或抗体分子结构中所带可标记基团的种类以及分子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
B:活化生物素与待标记抗原或抗体可以为任意比例
C:在生物素与被标记物之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可减少空间位阻影响
D:生物素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后者的免疫活性
E:生物素标记酶时会影响其免疫活性
血片上红细胞呈棘形、盔形等异常形态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血小板无力症
D:血友病
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对于供者,提高移植存活率的方法包括()
A:ABO血型鉴定
B:HLA配型
C:受者血清中细胞毒性预存抗体测定
D:交叉配型
E:以上都对
下列哪项是外源凝血途径()
A:因子Ⅻ被激活到因子Ⅹa形成过程
B:因子Ⅻ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C:因子Ⅶ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
E:因子Ⅺ被激活到Ⅹa形成过程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
A:三叉神经
B:脑神经
C:脊髓前角神经细胞
D:神经肌肉接头
E:海马回锥体细胞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糖异生的原料( )
A:丙酮酸
B:核酸
C:氨基酸
D:草酰乙酸
E:乳酸
枸橼酸盐试验阳性时,不应为()
A:细菌生长pH不变
B:细菌生长产酸
C:细菌生长产碱
D:含溴麝香草酚蓝的培养基变蓝
E:细菌以枸橼酸盐为惟一碳源
流感病毒分离培养中,最敏感而特异的方法是()
A:细胞培养
B:含血的培养基
C:鸡胚接种
D:动物接种
E:以上都不是
可能与持续感染发生有关的因素是()
A:病毒抗原性弱,机体难以产生免疫
B:机体免疫力低下,不能清除病毒
C:病毒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长期共存
D:病毒存在受保护部位,逃避免疫作用
E: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成包涵体
成人需要进行骨髓检查时,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是()
A:胸骨
B:髂前上棘
C:髂后上棘
D:股骨
E:胫骨内侧
白喉杆菌的最主要致病物质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脂质
D:菌毛
E:荚膜
不会引起网织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
A:溶血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物体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个数为()
A:16
B:61
C:64
D:20
E:60
抗DNP抗体作用于游离或破碎白细胞核中的DNP组分,在补体协同下,使脱聚合而形成肿胀的均质体,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此种细胞称为()
A:融合细胞
B:吞噬细胞
C:红斑狼疮(LE.细胞
D:变性细胞
E:巨噬细胞
属于营养培养基的是( )
A:巧克力平板
B:SS平板
C:麦康凯平板
D:碱性蛋白胨水
E:伊红一美蓝琼脂
首页
<上一页
237
238
239
240
24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