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卫生毒理高级职称
致使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是()。
A:细菌
B:霉菌
C:酵母
D:病毒
E:以上都不是
核辐射测量中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两项()。
A:事件的随机性
B:仪器正常条件下测量误差
C:操作不慎
D:错记
E:仪器故障
对于鸡蛋中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量较低
B:营养价值很低
C:人体吸收率较高
D:主要存在于蛋清中
E:以上都不正确
剂量-效应关系反映的是()。
A:化学毒物的剂量与个体或群体中发生的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B:化学毒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C:化学毒物的剂量与接触对象之间的关系
D:化学毒物的剂量与暴露人群的接触水平之间的关系
E:化学毒物的剂量与接触者之间个体敏感性的差异
不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饮食行为是()。
A: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B:吃清洁、不变质食物
C:吃清淡少盐膳食
D:多吃鱼、禽、蛋、瘦肉、荤油,少吃肥肉
E: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能够导致臭氧层减少损耗的气体
不包括
()。
A:NO
B:CCl
C:CO
D:CH
E:CFCs
屏蔽高频电磁场辐射源时,选用的材料最好是()。
A:塑料
B:木板
C:铜材
D:玻璃
E:石棉
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哪两种动物()。
A:大鼠和小鼠
B:大鼠和家兔
C:大鼠和犬
D:小鼠和家兔
E:狗和猴
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患者,治疗结果分别治愈、显效、好转、恶化和死亡表示,该数据资料的类型是()。
A:数值变量资料
B:无序分类资料
C:有序分类资料
D:定量分类资料
E:圆形分类资料
能致间皮瘤的粉尘是()。
A:煤尘
B:水泥尘
C:陶尘
D:棉尘
E:石棉尘
普查的优点是()。
A: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调查
B:最不容易出现漏查
C:确定调查对象简单
D:能较快得到发病率
E:调查技术和检测方法统一,容易保证调查质量
在生产条件下,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A:气溶胶
B:粉尘或蒸气
C:烟、雾
D:粉尘和烟
E:以上都不是
细菌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现象称为()。
A:进化
B:遗传
C:变异
D:繁殖
E:代谢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二阶段的试验包括()。
A:蓄积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
B:蓄积试验,急性毒性试验
C:局部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
D: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
E:蓄积试验,致突变试验
在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中,遇到绝对值为非零相同差值,编秩应()。
A:舍去不计
B:按顺序编秩
C:取其平均秩
D:取其最大秩
E:取其最小秩
下列()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牲畜肉经煮熟后可食用
A:猪瘟
B:猪水疱病
C:口蹄疫
D:结核
E:以上都不对
下面对多聚甲醛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多聚甲醛为白色固体,含甲醛34%~38%
B:多聚甲醛为液体,含甲醛34%~38%
C:多聚甲醛为气体,含甲醛34%~38%
D:多聚甲醛为白色固体,含甲醛91%~99%
E:多聚甲醛为液体,含甲醛91%~99%
2001年11月10日,某地发生一起急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中毒潜伏期10分钟左右,共有268人中毒,主要症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紫绀,心率加快,头晕、头疼、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可疑中毒食物为馒头,面包,海产品鱼,虾。造成和发生该类中毒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A:蔬菜的腌制不当
B:食品加工大量使用特定食品添加剂
C:机体在不当情况下可在体内形成毒物引起
D:个别地区食用苦井水
E:煮熟的蔬菜不当保存形成毒物
F: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影响毒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A:毒物的脂溶性
B: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
C:接触的皮肤部位、面积
D:外界气温、气湿
E:以上都是
下列
不属于
常见异倍体的是()。
A:单倍体
B:多倍体
C:非整倍体
D:超二倍体
E:亚二倍体
糠尿病患者的理想体重(kg)计算公式为()。
A:身高(cm)-120
B:身高(cm)-115
C:身高(cm)-110
D:身高(cm)-105
E:身高(cm)-100
电子计算机视频终端作业的有害因素
不包括
()。
A:不良气候
B:不良照明
C:电离辐射
D:非电离辐射
E:微小气候
某厂喷漆作业工人苯中毒发病严重,请你从下述措施中选出一项你认为可从根本上杜绝苯危害的措施()。
A:在喷漆作业地点采取局部通风
B:让喷漆工人戴防苯口罩
C:轮班作业,缩短工作时间
D:用无毒油漆代替含苯油漆
E:厂房内采取全面通风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期限是()。
A:环境毒理学3~6个月
B:食品毒理学3~6个月
C:工业毒理学1~3个月
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
E:以上都对
小剂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
A:急性中毒
B:慢性反应
C:亚急性中毒
D:急性反应
E:慢性中毒
低温对机体的影响是()。
A: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B: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能力减弱
C:心率加快
D:心脏传到能力加强
E:脉搏细速
器官形成期又称为()。
A:致畸敏感期
B:致畸时期
C:原肠胚形成期
D:着床后期
E:硬腭形成期
下列
不属于
食品卫生检验采样原则的是()。
A:代表性
B:典型性
C:适时性
D:常规性
E:按程序操作
中暑按发病机制分为()。
A: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B: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C:热适应,热射病和热衰竭
D:热适应,热痉挛和热衰竭
E:热辐射,热痉挛和热衰竭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