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标准化时应注意()。
A: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使资料间具有可比性
B:各组应采用统一的标准计算标准化率
C:无论各组分率的大小情况,都可以采用标准化法
D:标准化率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E:直接标准化法需要先计算SMR
脂肪酸败最早期的改变是()。
A:酸度升高
B:羰基价升高
C:过氧化值升高
D:皂化价升高
E:比重增加
混杂因素的基本特点是()。
A: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B:必须掩盖而不是扩大了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C: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D:必须与研究因素有统计学联系
E:必须是致病因素而非保护因素
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
E:以上均不对
关于脑实质型囊尾蚴病,错误的是()。
A:临床表现以癫痫最常见
B:占脑囊尾蚴病的80%以上
C:严重者可导致痴呆
D:癫痫以小发作为主且频度高
E:弥慢性脑实质受累者常引起颅内压增高
下列不是大骨节病病因的是()。
A:地质中的硒水平含量过低
B:环境中的硒水平含量过高
C:病区的粮食被真菌污染
D:病区水中的有机毒物含量过高
E:T-2毒素对机体的作用
10岁男孩,近1个月经常有口角湿白,嘴唇红肿,舌乳头肥大呈青紫色,阴囊两侧有对称性红斑,体格检查无其他异常发现。膳食调查该男孩每日摄入能量2000千卡,蛋白质65克,维生素B
1
1.0mg,维生素B
2
0.5mg,维生素C90mg。那么人体每日由食物摄入的量不应超过()。
A:32mg
B:192mg
C:240mg
D:320mg
E:480mg
logistic回归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A:应变量是二分类变量
B:应变量是无序多分类变量
C:应变量是有序多分类变量
D:应变量是连续性资料
E:配比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比,不同的是()。
A:研究方向由果到因
B:设立了对照组
C:给实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
D:可以用于病因推断
E:可以用于提出病因假设
关于诊断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评价某种试验方法的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特异度和灵敏度
B:误诊率又称假阴性率
C:正确诊断指数=真实性+可靠性-1
D:灵敏度是指实际有病而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
E:特异度是指实际无病而按该标准被判为有病的百分比
筛选疾病时,所用试验方法的选择主要应考察()。
A:经济效益及其诊断的正确性
B:灵敏度
C:结果的可靠性
D:特异度
E:先进性
女性,41岁,持续高热伴上腹疼痛4天,巩膜黄染3天入院。体检:高热面容,神志清,血压10/6kPa(75/45mmHg),巩膜黄染,呼吸急促30次/min;心率120次/min,律齐,右上腹压痛明显。周围血象:WBC20×10
9
/L,中性粒细胞88%。病程中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绀,呼吸40次/min,血氧分压为50mmHg(6.5kPa),肺部呼吸音低,X线见片状阴影,有融合趋势。临床上应采取何种急救措施()。
A:面罩吸氧
B:机械通气
C:加大吸入氧流量
D:输注蛋白
E:加大抗菌药物的用量
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确认试验是()。
A:ELISE试验
B:条带免疫试验
C:免疫荧光试验
D:凝集试验
E:以上均不是
关于保健食品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首先必须是食品
B:必须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
C:是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
D:功效成分必须明确
E:不以治疗为目的
WHO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
不包括
的要素是()。
A:政府对结核病规划的承诺
B:对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实施短程督导化疗
C:建立正规的药物供应系统
D:建立健全登记、报告系统
E:进行X线肺结核筛检
下列哪个指标不能用于预后研究()。
A:有效率
B:治愈率
C:存活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患儿,男,4月龄。在左侧臀部外上1/4处肌内接种第1针百白破混合制剂0.5ml,1月后接种第2针时发现接种部位红肿,触之有波动感,右下肢活动受限,体温正常。根据病史考虑为“无菌性脓肿”,应怎样治疗()。
A:局部严格消毒
B:无菌粗针头抽出脓肿内容物,反复冲洗
C:脓腔内注入庆大霉素,加压包扎
D:以上三项均做
E:口服消炎药
某食品科调查克山病区6份主食大米中硒含量与该地居民血硒含量,计算得r=0.808,0.10>P>0.05,下结论时应慎重。这是因为()。
A:若将双侧变为单侧结论相反
B:若适当增加样本含量可能拒绝
C:若进行数据变换,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
D:若将α水准由0.05改为0.10,则拒绝零假设
E:以上都不是
在相对数计算中,一般说()的总和理论上应是100%。
A:率
B:构成比
C:标化率
D:相对比
E:动态数列
当前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是()。
A:老龄人口高龄化
B:缺少卫生人员
C:人口增长太块
D:缺乏专业机构
E:环境污染
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性脂肪是()。
A:畜类脂肪
B:禽类脂肪
C:鱼类脂肪
D:蛋类脂肪
E:乳类脂肪
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
在研究口服避孕药与子宫内膜癌的前瞻性定群研究中,对原始队列的选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男性不能列入对照人群
B:实验组应为未患该病的人群
C:对照组应为未患该病的人群
D:无子宫妇女可纳入对照组
E:无子宫妇女不可纳入实验组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P愈小则()。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对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
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
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D:分母不宜过小
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
A:标准差逐渐减少
B:标准误逐渐减少
C:标准差逐渐增大
D:标准误逐渐增大
E: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
A:10
B:20
C:9
D:18
E:19
在队列研究中,评价某种暴露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的指标包括()。
A:比值比(OR)
B:相对危险度(RR)
C:特异危险度(AR)
D:人群归因危险度(FAR)
E:标准化死亡比(SMR)
男,42岁,教师,几天来发热,头痛,口服感冒药,T39℃,面红,腹股沟淋巴结黄豆大,后腰部一直径0.5cm焦痂,周围稍红肿。治疗首选()。
A:青霉素
B:红霉素
C:氯霉素
D:链霉素
E:庆大霉素
患者男性,34岁,7月5日发病,因频繁腹泻并呕吐1天来诊。大便呈水样,无明显腹痛。查体:血压70/40mmHg.神清,脱水征明显。霍乱吐泻导致的脱水属于()。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混合性脱水
E:低钾性脱水
某医师调查了1000人的HBSAg,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数为()。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息率
D:感染率
E:生存率
某集体食堂100多人一同进餐,同吃了一个猪肉菜的60多人在进餐后数小时至3天内陆续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的带有脓血或黏液,多数病人有发热现象,有的体温达39℃以上,严重的出现抽搐、惊厥,你认为该食物中毒的病原可能为()。
A:变形杆菌
B:葡萄球菌肠毒素
C:副溶血性弧菌
D:沙门菌属
E:肉毒梭菌
测定了8例正常人与8例Ⅰ期矽肺病人的血清黏蛋白(mg/100ml),得如下结果8例正常人结果∶均数=58.09;标准差=12.66。8例Ⅰ期矽肺病人结果∶均数=79.03标准差=11.60。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其假设检验的H0为()。
A:μ4>μ2
B:μ1<μ2
C:μ1≠μ2
D:μ1=μ2
E:μ1≥μ2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欲分析正常人和Ⅰ期矽肺病人的血清黏蛋白均数是否不同,可采用()。
A:配对设计的t检验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C: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D:成组设计的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μ检验
E:以上都不行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自由度为()。
A:7
B:8
C:14
D:15
E:16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若α=0.05(双侧),所下结论是()。
A:正常人和Ⅰ期矽肺病人的血清黏蛋白总体均数相同
B:正常人和Ⅰ期矽肺病人的血清黏蛋白样本均数相同
C:正常人和Ⅰ期矽肺病人的血清黏蛋白总体均数不同
D:正常人和Ⅰ期矽肺病人的血清黏蛋白样本均数不同
E:以上都不对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进行均数比较所计算的统计量值为()。
A:3.45
B:4.58
C:3.32
D:5.67
E:2.53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