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关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以等长运动为主
B:负荷量呈跳跃式增加
C:运动时肌肉活动对心电图记录有一定的干扰
D:试验时仅需较小的空间
E:试验时出现意外的风险较小,比较适合于老年人和儿童患者
有关心壁供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壁的血由胸廓内动脉供血
B:心壁的血由左、右冠状动脉供血
C:右心的血主要由左回旋支供血
D:室间隔的血大部分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E:左心室下壁的血由左前降支供血
动态心电图判断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通常采用ESVEM标准,判定对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治疗有效的标准是()。
A:减少≥50%
B:减少≥60%
C:减少≥70%
D:减少≥80%
E:减少≥90%
正常窦性心律时,心房激动正向传导的顺序是()。
A:右心房上部→右心房中部→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右心房下部→冠状静脉窦→左心房
B:右心房上部→右心房中部→左心房→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右心房下部→冠状静脉窦
C:右心房上部→右心房中部→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右心房下部→左心房→冠状静脉窦
D:右心房上部→右心房中部→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左心房→右心房下部→冠状静脉窦
E:右心房上部→左心房→右心房中部→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右心房下部→冠状静脉窦
患者男性,36岁,体检心电图示额面QRS心电轴为+15°该患者的额面QRS心电轴属于()。
A:左偏
B:右偏
C:无偏移
D:极度左偏
E:重度右偏
以下对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心室率>150次/分
B:QRS波群宽大畸形
C:过去有过室性期前收缩
D:心脏增大
E: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运动负荷试验普遍采用Mason-Likar改良后的12导联系统,该改良导联系统可引起()。
A:电轴偏左
B:下壁导联电压增高和Q波丢失
C:aVL导联Q波丢失
D:aVR导联Q波丢失
E:以上都不对
Ⅰ型心房扑动可分为()。
A:Ⅰ型和Ⅱ型
B:急性心房颤动
C: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
D:常见型和少见型
E:单源性和多源性
关于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对心电图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引起心电图改变
B:对PR间期无影响
C:引起QRS波群增宽
D:QT间期缩短
E: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
动态心电图分析中模板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A:P波的识别分析
B:QRS波群的识别分析
C:R波的识别分析
D:T波的识别分析
E:S波的识别分析
患者男性,7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现因心慌就诊,心电图如图4--8-18所示。 该心电图应诊断为()。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C:心室电路感知了T波
D:电池耗竭导致的起搏功能异常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
关于新生儿及婴儿PR间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PR间期与心率成正比
B:PR间期与年龄成正比
C:PR间期常<0.12s
D:PR间期<0.12s者占50%以上
E:以上都对
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为()。
A: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变化迅速,出现病理性Q波
B:普遍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aVR、V1导联除外),不出现病理性Q波
C: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主要为J点抬高,多见于胸导联,不出现病理性Q波
D:相关导联一过性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变化迅速
E: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持续达数月,有病理性Q波
以下不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的是()。
A:运动时出现一过性肺性P波
B:早期复极
C:运动时J点型ST段下降
D: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E:卧位时出现一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男性,63岁,心慌发作时心电图如图3-10-3所示,应诊断为()。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
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房性心动过速
关于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代偿间歇多完全
B:室性期前收缩后不应出现逆行P′波
C:单源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多固定
D: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多≥0.12s
E:继发性ST-T改变
关于先天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由编码心肌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
B:长QT间期主要是由抗心律失常药、电解质紊乱引起
C: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
D:可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E:可发生晕厥和心脏性猝死
几乎可以肯定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是()。
A:窦性心动过缓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
D: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E: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患者女性,73岁,糖尿病史15年,胸闷1周。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室性逸搏与交界性逸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方法是()。
A:参考既往心电图资料
B:参考其他导联QRS波群增宽的程度、形态、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
C:QRS波群后是否可见逆行P′波,RP′间期是否>0,20s
D:参考逸搏频率
E:以上都是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图第3个QRS波群易误认为()。
A:房性逸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B:室性逸搏
C:交界性逸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D:交界性逸搏伴显性预激
E:房性逸搏伴显性预激
心肌缺血很少影响到()。
A:ST段改变
B:T波改变
C:U波改变
D:P波改变
E:QT间期延长
AAI起搏器患者发现长、短两种不同的起搏间期,如图4-8-12所示,引起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起搏功能异常
B:感知不良
C:交叉感知
D:频率滞后功能
E:频率应答功能开启
患者男性,9岁。因行斜视手术检查心电图。心电图及梯形图如图4-5-11所示,应诊断为()。
A:三度窦房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加速性交界性心律、干扰性房室分离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E: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未下传
绘制梯形图时应将V行中的竖线对准()。
A:P波
B:PR间期
C:QRS波群起点
D:T波
E:QRS波群的R峰
关于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是()。
A:前者平时心率和窦房结功能正常;后者平时心率缓慢,窦房结功能异常
B:前者多无基础心脏病;后者常伴有基础心脏病
C:前者多发生于预激综合征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后者常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D:前者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后者常需植入起搏器治疗
E:前者不会发生晕厥,后者常发生晕厥

患者女性,28岁,有心悸史。平时心电图如图3-16-10所示。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诱发出心动过速如图3-16-11所示(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应诊断为()。
A: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B: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
D: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右侧旁路)
E: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B:单源室性期前收缩
C:间歇性预激
D:间歇性左束支阻滞
E:间歇性右束支阻滞
关于生理性起搏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指保持房室同步功能或按机体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一种起搏方式
B:频率应答、睡眠频率、双心室起搏等功能属于生理性起搏
C:右室心尖部起搏用于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属于一种生理起搏模式
D:VVI起搏属于非生理性起搏模式
E:可有效减少竞争性起搏,预防起搏器综合征的发生
关于干扰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干扰是指激动因遇病理性延长的不应期而引起传导延迟或中断的现象
B:干扰是指激动因遇生理性不应期而引起传导延迟或中断的现象
C:心房率过快,心房周期<交界区生理不应期时,可发生干扰
D:心室率快于心房率时,可发生干扰
E:窦性心律的频率慢于潜在的逸搏心律的频率时,可发生干扰
患者女性,56岁,有高血压、冠心病史十余年。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本图心电图诊断最易误诊为()。
A: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B:显著窦性心动过缓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E:窦性停搏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心电图检查见图3-8-11,应诊断为()。
A: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B:显著窦性心动过缓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
E:窦性停搏
法洛四联症引起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是()。
A:左心室肥大和左心房增大
B:右心室肥大和右心房增大
C:右心室肥大和左心房增大
D:左心室肥大和右心房增大
E:双侧心室肥大
男性,12岁,平素无症状,心电图如图3-5-3所示,应考虑为()。
A:右心室肥大
B:双侧心室肥大
C:右位心
D:左心房心律,侧壁心肌梗死
E:右心房下部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