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

胶乳凝集试验常用的载体是()。
A:聚苯乙烯胶乳
B:红细胞
C:明胶
D:活性碳
E:SPA
卵巢癌首选诊断肿瘤标志物是()
A:CA12-5
B:CA15-3
C:CA19-9
D:CEA
E:AFP
某孕妇为Rh,第一胎分娩Rh胎儿,为防止再次妊娠的Rh胎儿产生溶血症,应给Rh母亲注射()。
A:抗Rh因子抗体
B:Rh抗原
C:免疫抑制剂
D:免疫增强剂
E:以上都不是
在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无机盐发挥的作用,错误的是()。
A:细菌的能量来源
B:构成菌体成分
C:调节渗透压
D: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E:是酶的组成部分
在人体内可以引起自体体内重复感染的寄生虫病,除粪类圆线虫病外,还有()。
A:猪带绦虫病和长膜壳绦虫病
B:猪带绦虫病和短膜壳绦虫病
C:牛带绦虫病和蛲虫病
D:旋毛虫病和丝虫病
E:旋毛虫病和钩虫病
纯化抗原常用的葡聚糖法(Sepharose)适用于()。
A:凝胶过滤
B:离子交换层析
C:亲和层析
D:密度梯度离心
E:沉淀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样品所采集的量是()。
A:2.5g或2.5ml
B:5g或5ml
C:10g或10ml
D:20g或20ml
E:25g或25ml
锂的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为()。
A:50~200μg/L
B:0.6~1.2μg/L
C:0.8~1.4μg/L
D:0.5~1.0μg/L
E:100~200mg/L
与C1抑制物缺乏的疾病()
A:肾小球肾炎
B: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C:严重感染
D:CIC清除障碍
E: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高色素性红细胞多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
C:大失血
D:铅中毒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或拟钉螺
B:纹召螺和川卷螺
C:扁卷螺和豆螺
D: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蛞蝓
E:纹召螺和豆螺
临床中ABO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为()。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C:玻片凝集法
D:试管凝集法
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A: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B:可分为HbAla,HbAlb,HbAlc,HbAld
C: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D: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
E: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患者男性,23岁。半年多来腹胀、乏力、食欲减退。体查: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腹平软,肝右肋下5cm,脾侧位可扪及。实验室检查:ALT100U/L,ALB38g/L,球蛋白35g/L,胆红素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为76%。本病例诊断是()
A: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B: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
C:慢性中度病毒性肝炎
D:慢性重度病毒性脬炎
E:慢性病毒性肝炎伴肝硬化
检查粪便原虫包囊,常见的染色方法()
A:碘染色
B:巴氏染色
C:H-E染色
D:复红染色
E:苏丹Ⅲ染色
肾性多尿的特点是()。
A:夜尿量减少
B:夜尿量增多
C:昼夜尿量比<1:2
D:昼夜尿量比<1:4
E:昼夜尿量比<4:1
伊红美蓝是()。
A:酸性染料
B:碱性染料
C:中性染料
D:复合染料
E:弱碱性染料
下列化合物不是胆色素的是()
A:胆素
B:胆素原
C:胆红素
D:胆绿素
E:血红素
与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关系密切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原因是()
A:红细胞破坏过多
B: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
C: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
D:红细胞酶异常
E:血红蛋白异常
关于琼脂的性质,错误的是()。
A: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培养基赋形剂
B:从石花菜中提取
C:是一种半乳糖胶
D:98℃以上溶解,65℃凝固
E:细菌不能分解利用
下列微生物中,属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病毒
E:放线菌
尿液冷藏保存一般可保存()。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E:2小时
大部分肿瘤和激素分泌关系并不固定,有时同一种肿瘤可分泌多种激素,有时几种肿瘤分泌同一种激素,分泌激素最多的肿瘤是()
A:肝癌
B:胃癌
C:乳腺癌
D:肺癌
E:胰腺癌
编码耐药性的质粒是()。
A:F质粒
B:R质粒
C:Col质粒
D:Vi质粒
E:K质粒
健康人血浆碱剩余(BE)的参考值为()
A:0±3mmol/L
B:-1±2mmol/L
C:5mmol/L
D:±10mmol/L
E:±15mmol/L
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参考范围(μU/ml)为()
A:2~4
B:5~6
C:5~25
D:20~50
E:50~100
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是()
A:钩端螺旋体
B:伯氏疏螺旋体
C:苍白密螺旋体
D:雅司螺旋体
E:回归热疏螺旋体
测量DNA分子浓度的光的波长是()。
A:245nm
B:255nm
C:260nm
D:275nm
E:290nm
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A:EB病毒
B:疱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肝炎病毒
E:以上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