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放射医学技术(士)
除常规胸部后前位、侧位外,胸腔游离积液、包裹性积液、左心房增大还常选用的摄影体位是()
A:胸部侧卧后前位、切线位、右前斜位
B:胸部仰卧后前位、前凸位、左前斜位
C:切线位、右前斜位、胸部侧卧后前位
D:切线位、左前斜位、胸部仰卧后前位
E:右前斜位、胸部侧卧后前位、前凸位
骨囊肿的好发部位是()
A:长骨干骺端
B:长骨骨端
C:长骨骨干
D:扁骨
E:不规则骨
第四脑室是()
A: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
B:位于中脑、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
C:位于延髓、端脑和小脑之间的室腔
D:位于中脑、端脑和小脑之间的室腔
E: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的室腔
关于头颅体表定位线,
不正确
的是()
A:听眶线--人类学的基准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B: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C: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
D:听眉线--外耳孔中点与眶下缘的连线
E:眶下线--两眼眶下缘的连线
到目前为止,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是()
A:CR
B:DR
C:CT
D:MRI
E:普通X线摄影
肺动脉造影最常做穿刺插管的部位是()
A:股动脉
B:股静脉
C:肘动脉
D:肘静脉
E:肱动脉
后肋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是()
心脏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腹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是()
A:浅呼吸末屏气
B:深呼气末屏气
C:深吸气末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
颈椎前后位标准影像显示,以下错误的是()
A:第3~7颈椎及第1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B:颈椎骨质、椎间隙显示清晰,钩椎关节不应在正位显示
C:下颌骨显示于第2、3颈椎间隙高度
D: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显示
E:第一肋骨及颈旁软组织包括在照片内
血液的pH为()
A:7.15~7.25
B:7.25
C:7.35~7.45
D:7.45~7.55
E:7.55~7.65
以下选项
不属于
滤线栅特性的是()
A:栅比(R)
B:栅密度(n)
C:滤线栅的焦距
D:滤线栅的曝光倍数
E:滤线栅的质量
头部横断层常用基线有眦耳线、Reid基线、连合间线等。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颅脑横断层描述常用基线是()
A:眦耳线
B:Reid基线
C:连合间线
D:下眶耳线
E:人类学基线
用不同的管电压摄影时,所选择的毫安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时必须调整()
A:空间电荷抵偿变压器
B:高压接触器
C:高压变压器
D:自耦变压器
E:稳压器
动脉造影常规穿刺部位是()
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股动脉
D:股静脉
E:锁骨下静脉
四肢摄影注意事项,以下哪项
不正确
()
A:长骨摄影时,必须包括邻近一个关节
B:长骨摄影时,长骨长轴不必与胶片长轴平行
C:一张胶片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的同一端应放在胶片的同一端
D:胶片应充分包括周围软组织
E:合理使用滤线器,较厚部位及增生性病变使用滤线器
散射线产生的量与下列哪项无关()
A:被照体厚度
B:被照体密度
C:被照体体积
D:被照体颤动
E:照射野面积
下列字母表示的组合,错误的是()
A:感光度--S
B:平均斜率--V
C:最大斜率--γ
D:本底灰雾--Dmin
E:最大密度--Dmax
下列因素中可增加对比度的因素是()
A:过度显影
B:散射线多
C:本底灰雾大
D:被检体太厚
E:使用滤线器
影像增强管的构成中
不包括
()
A:电源
B:玻璃壳
C:输入屏
D:输出屏
E:电子透镜
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颅底、内听道病变;颅脑外伤;颅骨病变,或颅内病变侵犯颅骨,必须加摄骨窗。骨窗的窗宽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鸣及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应利用调节窗口技术,以观察内听道有无扩大,并根据需要对局部进行放大。头皮下软组织病变,用软组织窗摄影:窗宽300~400HU,窗位35~45HU。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软组织窗窗宽350~400HU,窗位35~40HU。下面对颅脑CT后处理技术应用正确的是()
A:颅脑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摄影
B:观察脑时用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
C:骨窗的窗宽1500~2000HU,窗位300~500HU
D:观察软组织时用窗宽400~500HU,窗位30~60HU
E: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用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
三相全波整流电路对电源电阻的相对要求()
A:低
B:高
C:<40Ω
D:不受限
E:不确定
与产生X线强度无关的因素是()
A:靶物质
B:管电压
C:管电流
D:高真空度
E:高压波形
由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
A:核磁
B:电磁场
C:核场
D:电场
E:以上都不对
X线平均波长是()
X线最强波长是()
X线最短波长是()
医用X线波长范围是()
A:
B:1.5λ
min
C:2.5λ
min
D:0.08~0.6
E:3.5λ
min
X线管久置后,使用前应进行()
A:加热灯丝
B:老化训练
C:严格排气
D:加绝缘油
E:适应室温
能量80keV的电子入射到X射线管的钨靶上产生的结果是()
A:连续X射线的最大能量是80keV
B:特征X射线的最大能量是80keV
C:产生的X射线绝大部分是特征X射线
D:仅有1%的电子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沉积在钨靶中
E:以上都是
DSA检查常用的器械
不包括
()
A:消毒手术包
B:皮肤缝合针
C:扩张器
D:导管
E:导丝
X线管的结构参数
不包括
()
A:重量、尺寸
B:阳极靶面倾角
C:有效焦点尺寸
D:最高管电压
E:管壁滤过当量
在线摄影中,将滤线栅置于胶片与肢体之间,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滤线栅焦距相等,并使X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心线。使用滤线栅摄影时,冲洗后的照片有的中心有密度而两侧无密度,有的一边高密度,一边低密度。X线使胶片感光形成潜影是利用了X线的()
A:穿透性
B:感光特性
C:着色特性
D:生物效应
E:荧光效应
关于人体轴、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头至足的连线为矢状轴
B:与矢状轴平行,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矢状面
C: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为正中矢状面
D:人体左、右不等高的连线为冠状轴
E:与人体矢状轴垂直,将人体分为上、两部分的切面为水平面,也称横切面
临床上常用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代表()
A:X线的量
B:X线的质
C:摄影条件中的电流
D:摄影条件中的电压
E:摄影条件中的管电压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