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患者男,30岁,因“受惊吓后不语、不动、拒食1周”入院。既往曾有1次精神病发作史,表现为凭空闻声、疑人加害、冲动,住院治疗后获得缓解,出院后服药情况不详。此次病情复发,再次入院。经过2个月的住院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后还要服药的时间()
A:6个月~1年
B:1~2年
C:2~3年
D:3~5年
E:终生服药
在自然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提出治病“一是语言,二是药物”的是( )
A:盖伦
B:希波克拉底
C:华佗
D:扁鹊
E:弗洛伊德
某男,44岁,会计。自诉反复出现感到工作吃力,思考困难,脾气大,伴头痛失眠等20年来诊。症状时轻时重。患者自觉工作后记忆力下降明显,思考问题吃力,脑子不清晰,做事情不能持久。工作效率低,精神疲乏,力不从心。自述心情尚可,无胸闷心慌。症状时重时轻,每遇不快之事上述症状加重、失眠,如遇喜事,则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对此患者哪种治疗方法不适用()
A:放松疗法
B:抗精神病药物
C:抗抑郁药
D:抗焦虑药物
E:认知疗法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A:抑郁障碍
B:广泛性焦虑障碍
C:神经衰弱
D:早期精神分裂症
E:癔病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A:抑郁障碍
B:广泛性焦虑障碍
C:神经衰弱
D:早期精神分裂症
E:癔病
关于精神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以下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主要在肝脏代谢,导致极性增强而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在肾脏等排泄
B:因肝脏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存在个体和种族差异,也受到某些合用药物的影响,故使用时应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C:精神药物也可通过乳汁排泄,故服药的哺乳期妇女应放弃哺乳
D:精神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一般采用一日1~2次的给药方式即可
E:儿童代谢旺盛,所需药物剂量应比成人高
患者男,27岁。既往性格倔强、固执、易发脾气。中学时学习成绩相当好,总觉得同学嫉妒他的才能,总是用一种异常的目光看他。经常顶撞班主任,总觉得班主任的想法经常是错误的。对其他人,包括班里同学,甚至自己的父亲,不管他们做什么,说什么话,都从心里怀疑。工作中被调离机关到一个下属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患者就断定有人搞鬼,多次给上级部门写信控告。妻子说他有病,便认为她变心了,怀疑妻子作风问题。因为人际关系不佳,纠纷较多,家属带来就诊。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此患者治疗,以下哪项
不正确
()
A:使用抗精神药物来改变人格结构
B:对有攻击行为的人格障碍者,可以予以少量碳酸锂
C:总体而言,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不好
D:治疗目的之一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纠正不良习惯
E:给予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冲动型人格障碍
C:回避型人格障碍
D:偏执型人格障碍
E:表演型人格障碍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的人格特征是()
A:感情用事,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
B:爱表现,行为夸张、做作,渴望被人注意
C: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与忧虑
D: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
E: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
患者女,45岁,高三教师,自述由于临近高考工作压力剧增,加之与婆婆相处不合,常常感到坐立不安,心慌气急,情绪不稳,有时无故对丈夫发脾气,担心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担心孩子在外会出事,因而时刻提心吊胆,近1个月以来,这种体验明显加重,几乎通宵无法入睡,情绪低落,感到自己对家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查体发现双侧甲状腺轻度肿大,上肢轻微震颤,精神检查未发现精神病性症状,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进一步确诊,下列检查最为重要的是()
A:脑CT或MRI
B:脑电图
C:MMPI、PANSS等量表评估
D:24h动态心电图
E:甲状腺功能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上述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请选择最为恰当的治疗方案()
A:文拉法辛+阿立哌唑+心理治疗
B:氯米帕明+普萘洛尔+心理治疗
C:帕罗西汀+阿普唑仑+心理治疗
D:氟伏沙明+谷维素+心理治疗
E:喹硫平+谷维素+心理治疗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目前处于的状态()
A:慢性应激状态
B:惊恐发作
C:焦虑状态
D:抑郁状态
E:精神病状态
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 )
A:盲目性
B:动摇性
C:散漫性
D:顽固性
E:放纵性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程度越严重,反社会性就越强,对社会危害性越大,医疗措施难以奏效,必须给予强制性处罚措施,一般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
对心境稳定剂的选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双相Ⅰ型急性躁狂或双相Ⅱ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
B:既往对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乎
C:如不能耐受锂盐,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D:对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应首选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E: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剂
强迫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是指既不满足自身利益又不满足对方利益的冲突管理策略。
A:回避策略
B:合作策略
C:妥协策略
D:竞争策略
下列何者不是戒烟的自我管理技术?()
A:自我监控
B:提高烟税
C:反应取代法
如何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责任能力?
患者女,20岁。某大学外语系大二学生。因课堂上发言紧张为主诉来诊。患者为外语系学生,经常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对话练习,每到快轮到自己发言时,便开始感到紧张,出现心跳加快、手抖等症状。发言时,对老师的表情和同学们的反应非常敏感,根据患者的描述,常常会紧张地出现口吃甚至语无伦次,严重时引起同学的讥笑,证据是能感到同学会有些咳嗽或小声议论等。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在对该患者的治疗中,比较适合的方法有(提示:患者父母均为下岗工人,经济状况拮据。患者为此常感到自卑,并说将来能出国让父母生活的好一点是她报考外语系的主要动机。患者高中时成绩一直比较优秀,患者对治疗师表示说,学习成绩好是她惟一感到有自信的地方,如果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自己几乎就是一无是处了。)()
A:厌恶疗法
B:系统脱敏治疗
C:认知重构
D:放松训练
E:门诊森田治疗
F:冲击疗法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处理这种治疗阻抗优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提示:在最初的几次治疗中,来访者的焦虑、痛苦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也表现出对治疗师的信任和对治疗的配合,但是,在之后的治疗中,来访者开始表现出急躁的情绪,埋怨治疗进展不大,表现出对治疗师的不信任,还有几次无明确理由的迟到。)()
A:重新和来访者确认治疗计划和步骤
B:进一步深入分析来访者的成长经历和父母养育方式
C:确认来访者和治疗者的治疗目标是否存在较大分歧
D:明确指出来访者的阻抗反应了其一贯的不能忍受挫折的行为方式
E:探寻导致来访者阻抗的外界因素,如经济条件差,父母反对等
F:换用其他治疗方法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如果某治疗师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解决该患者的心理问题,下列陈述
不正确
的是()
A:来访者处于被动、被指导的角色
B:需要确认来访者的自动性思维
C:人格改变是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
D:来访者是否理解刺激-认知-行为(或情绪)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不重要
E:需要对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
F:必须深入分析和挖掘患者的自卑心理,特别是童年期的特殊经历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该患者的认知歪曲中可能包括()
A:主观推断
B:灾难化倾向
C:选择性概括
D:完美主义
E:全或无
F:个人化
下面有关优势半球顶叶病变的典型综合征的描述,哪项不对()
A:失写
B:阅读障碍
C:失算
D:手指失用
E:左右分辨障碍
隐匿性抑郁症的特点为()
A:以情绪抑郁为主
B:以记忆障碍为主
C:以思维贫乏为主
D:以行为迟滞为主
E:以躯体不适为主
关于失眠症,以下说法哪些正确()
A:急性应激是失眠的原因之一
B:入睡困难,但醒后容易再入睡
C:可由于失眠引起焦虑不安
D: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E:可用认知疗法
慢波睡眠胃肠蠕动增加( )
专业技术人员压力应对对策: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A:正确认识压力
B: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改进自己
C:发现他人的优点,建立良好的人家关系
D:学会化解压力
简述心理咨询的机制。
影响强化物效能的关键因素
不包括
()
A:依从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即时性原则
D:匹配性原则
E:餍足与剥夺原则
社会支持有多种形式,但
不包括
( )
A:给予信息
B:给予指导和关怀
C:给予经济资助
D:给予影响和教育
E:提供鼓励与保证
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会诱发()等结果.
A:抑郁症
B:自闭症
C:自卑
D:过度自信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情绪理论称为( )
A:坎农——巴德学说
B:詹姆仕——兰格情绪理论
C: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D: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E:阿氏认知评价学说
关于人本主义疗法中,哪项错误( )
A:医生对于病人的叙述避免提出矫正观点
B:所有患者适用
C:反对控制病人交谈的方向
D:治疗者的主要责任是激发患者自我暴露
E:治疗的目的之一是使病人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
有关躯体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描述以下哪项
不正确
()
A:起病较急,病程发展常起伏不定
B:精神症状通常与感染性躯体疾病消长平行
C:大多预后不良
D:及时发现原发感染性疾病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E:处理上最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疾病
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妄想是( )
A:罪恶妄想
B:夸大妄想
C:疑病妄想
D:被害妄想与关系妄想
E:钟情妄想
有关精神检查的技巧以下错误的是()
A:学会观察患者的言行、表情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B: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述
C:有针对性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
D:对有妄想的患者及时予以纠正,以免妄想进一步加重
E:要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检查性交谈的切入点
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发生()
A:一般早于急性肌张力障碍与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B:一般晚于急性肌张力障碍与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C:早于急性肌张力障碍而晚于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D:早于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而晚于急性肌张力障碍
E:没有什么规律
患者女,15岁,学生:少语、少动、失眠,反复发作1年。患者在1年前无明显诱因在月经前出现失眠,少语少动,不能上学,月经来潮后,上述症状渐缓解,能去上学,一切恢复正常,以后几乎每月均出现上述情况。本次入院后给予丙戊酸钠治疗,住院第6天,患者出现见人说英语,行为动作增加,自诉高兴,吵着要回家。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周期性精神病
B:复发性抑郁症
C:双相情感障碍
D:精神分裂症
E:分裂样精神病
首页
<上一页
225
226
227
228
22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