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宗教学

浪子的比喻记载在路加福音第()
A:11章
B:13章
C:16章
D:15章
理性彻底否定宗教信仰出现在以下哪个时期()
A:教父派时期
B:经院哲学时期
C:17世纪自然神论时期
D: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什么叫做出离心?按照宗喀巴大师的观点,生起出离心的界限是什么?你相续中有出离心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一念清净,心无所著,不论过去有无善根而言)一语,成为今日僧俗之口头禅。但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及楞严经六结之喻二点佛理而论,放下屠刀固能成佛,然必须假修,乃非立地成佛,或曰上述乃属渐教,以顿教而言,可以立地成佛。楞严经文云:理则顿悟,事非顿除,依此解释,乃是顿理,而非顿事。又以阿罗汉、菩萨而论,当已放下屠刀,心念清净,但仍须历劫修行方能成佛。设若无须假修,心净即佛,则无阿罗汉菩萨之假名可立矣。况‘释迦’示现亦经菩提树下静坐六年,始得开悟成道。彼屠夫者,何幸无须假修,一念清净立地成佛,无始积习皆无现行,即因即果,殊属使人迷惑?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语,究系民间故事,毫无实据,迷人自扰?抑或有佛典可稽,请释以正法闻。
若有人持刀棍等凶器加害我们,让我们感受身心的痛苦,此时是否应该对敌人生嗔?为什么?
照因果法今生得人身是前生持五戒之因,若然提婆达多前生恶心害佛不持杀戒,何故亦能得人身耶?
怎么体会“自我”消失与法界溶为一体的意思?
舍利是什么?
佛、菩萨、神明有什么差别?
道教在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
《圣经》中谁与神同行300年?谁与神同行120年?
旧约中被称为“信心之父”的,是()。
A:摩西
B:挪亚
C:亚伯拉罕
D:雅各
修习禅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济公活佛一般人的根据传说,知其事略,然在佛界之正宗果位上,属何阶级?其当初修道之经过与后来成佛之情形如何?请详示之?
九梵
证到三果的人,内心还有苦吗?
归纳而言,本论主要讲了什么样的修行次第?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
十种方便
在第十四讲(乙)项上说:人身难得,犹如‘高山垂线穿针,盲龟浮木伸头’,这和耶稣说‘富人进天国,比骆驼进入针孔更难’,是同样的比喻,这恐怕是全为鼓励人向善而说的吧?如果说是事实,那就是说修净土的人,只要一诚,则万修万人去,极其容易;而不信佛的人,均要坠入三途,不再作人。如此,则那些乘愿再来度世的佛,将无人可度了?再说,台湾正患人多,这些人身,是由各天国堕落下来的呢?还是因为恶道罪满又变而为了人呢?殊难自解,请赐教。
1648年()崇尚宽容,重申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A:《九十五条论纲》
B:《至尊法案》
C:《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D:《三十九条信纲》
如何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的管理?
一个人是否能够终身不干一点罪?
施洗约翰是谁杀的?为什么杀他?
以下哪一种宗教的信徒不称自己为“亚伯拉罕的子孙()
A:基督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八不中观
众生皆有佛性,性有无大小与形状,若无者,该如何形容?
因明学在“十明”中单独列为一门学科,与内学(佛学)相对,这说明因明并非内学,从因明本身来看,它也是一门佛教和外道以及世俗学界都可以通用的学科,但是为何藏传佛教要将因明列为内学五部之一?
芳邻某年已老迈无有工作,多年以来全靠聚赌为生,常于夜梦之中四肢失灵喊叫有鬼,四邻每惊起呼其名震其壁,神智始复清醒,是何业感?
()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
A:《辞海》
B:《周易》
C:《道德经》
D:《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