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

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特点的是()
A:以大细胞为主,细胞大小不均
B:核型不规则,常见凹陷、折叠
C:核染色质较粗,无核仁
D:胞质深蓝色,呈蜂窝状
E:核浆比例大
患儿,10个月,面色苍白,面肌震颤,红细胞计数2.1×10/L,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主,血清维生素B280μg/L,红细胞叶酸40μg/L,应考虑为()
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生理性贫血
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E:恶性贫血
根据Ⅷ:C的活性可将血友病A分为四型,中型血友病Ⅷ:C的活性为()
A:≤1%
B:2%~5%
C:6%~8%
D:9%~12%
E:13%~16%
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峰主要在()
A:α区位置上
B:β区位置上
C:γ区位置上
D:β-δ区位置上
E:以上都不是
加入某种化学成分或抗生素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而有助于需要的细菌生长()
A:基础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
正常情况血小板数一天之内波动范围在()
A:6%~10%
B:8%~12%
C:10%~14%
D:12%~16%
E:14%~18%
影响血钾浓度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体液的酸碱平衡紊乱
B:血液H+浓度增加时肾小管泌K+作用减弱
C:组织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入血
D:静脉输入过多葡萄糖和加用胰岛素使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入血
E:钾总量影响血钾浓度
在恶性疟原虫感染者的外周血中能查到()
A:环状体、滋养体
B:滋养体、裂殖体
C:裂殖体、配子体
D:环状体、配子体
E:环状体、裂殖体
某患者因急性肾衰竭入院,医生为其采血化验做离子检查。 患者的K离子和Na离子可能的变化应该是()
A:高Na
B:Na正常
C:K正常
D:均无变化
E:低Na
下述正确的是()
A:在初次感染,IgG类抗体产生的最早
B:抗细胞内寄生物的免疫与Tc有关
C: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是细胞膜上出现IgM分子
D:吞噬异物是Mφ细胞唯一的功能
E: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补体无关
Alu家族属于()
A:微卫星DNA
B:小卫星DNA
C:高度重复序列
D:中度重复序列
E:长分散重复片段
关于试带法尿蛋白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尿液标本要新鲜
B:只能测定清蛋白
C:试带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D:尿液pH5~7最适宜
E:黄疸尿不影响结果判断
含有细菌所需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
A:基础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
心肌梗死时,下列哪项最先升高()
A:CK
B:LD
C:AST
D:ALT
E:HBD
灭活补体需要多少度,30分钟()
A:37℃
B:42℃
C:56℃
D:78℃
E:100℃
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的阶段是()
A:原始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
E:杆状粒细胞
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出现β-γ桥的Ig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ADH分泌可受到以下哪一因素的调节()
A:血中葡萄糖水平
B:体液渗透压
C:肾功能
D:血糖
E:血脂
不会对尿pH试带法产生影响的物质是()
A:食物
B:标本放置时间
C:药物
D:疾病
E:睡眠时间
厌氧培养基()
A:基础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
下列哪一项的论述是正确的()
A:霍奇金病患者外周血均可找到Reed-Steruberg细胞
B: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均可检出骨髓瘤细胞
C: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血,均检出多核巨细胞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细胞出现
E: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患者Coombs试验阴性
血细胞显微镜计数的技术误差不包括()
A:采血操作不当
B:稀释倍数不准
C:充液不当
D:稀释血液混合不匀
E:固有误差
鞭毛的主要作用是()
A:与细菌黏附有关
B:与细菌运动有关
C:与细菌抵抗力有关
D:与细菌繁殖有关
E:与细菌变异有关
人类最早的造血地点是()
A:卵黄囊
B:肝
C:骨髓
D:脾
E:胸腺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的理化性质和分子量
B:抗体的浓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C:抗原决定簇的种类和数目
D:电解质和酸碱度
E:湿度
葡萄球菌感染可引起毒素休克综合征,主要由下列何种成分引起()
A:溶血素
B:杀白细胞素
C:内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
一般不用作测定血清脂肪酶活性的方法是()
A:滴定方法
B:比色方法
C:分光光度方法
D:荧光方法
E: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病毒感染细胞可能会出现()
A:CPE
B:细胞膜改变
C:包涵体
D:整合作用
E:以上都有可能
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几率增大的致病物质是()
A:LT(不耐热肠毒素)
B:ST(耐热肠毒素)
C:SLT(志贺样毒素)
D:CFA(定居因子)
E:LPS(脂多糖)
在半固体培养基的穿刺线生长呈模糊或根须状,并使培养基变浑浊的细菌有下列哪种特征()
A:无动力
B:生长旺盛
C:无鞭毛
D:有动力
E:污染有杂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