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测定悬浮物时,应从水样中()。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锰时,为什么要选择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显色测定?
采样管内填装()mg吸附剂。
A:300
B:400
C:500
D:600
测定含氟水样应是用()贮存样品。
A:硬质玻璃瓶
B:聚乙烯瓶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未经环保行政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标准的,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A:重新安装
B:处以罚款
C:重新安装使用并处以罚款
《环境空气 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 691-2014)对于中流量和大流量的采样常用的吸附剂为密度0.022g/cm3氨基甲酸酯泡沫(简称PUF)、大孔树脂或两种吸附剂的组合。
一般用()、()、()校准环境空气采样器的流量计。
用离子色谱法对水中阴离子测定时,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否则应在()℃保存,一般不加保存剂。
A:0
B:2
C:4
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水样采集和贮存的容器可用聚乙烯瓶,也可使用硬质玻璃瓶。
总大肠菌群酶底物法是指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产生乒半乳糖苷酶的细菌群组,该细菌群组能分解色原底物释放出色原体使培养基呈现颜色变化,以此技术来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方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的“三类”是()。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
D:总量控制标准
E:浓度控制标准
毛细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时,质谱定量扫描方式为()。
A:全扫描
B:选择离子
C:以上两者都有
采样位置应尽可能选择气流平稳的管段,采样断面最大流速与最小流速之比不宜大于(),以防仪器的响应跟不上流速的变化,影响等速采样的精度。
A:5倍
B:4倍
C:3倍
D:2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对载气中氧气的分压要求比较苛刻。
A:离子源
B:质量分析器
C:检测器
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有效的测量是电磁环境电平至少比来自被测对象的干扰电平低()dB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敌百虫时,由于敌百虫的比重较(),采样器安放位置不宜过(),距地面()m即可。
A:小,低,3~5
B:大,高,1—5
C:大,高,3~5
电磁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方式称为地波传播或表面波传播。
列哪项不是玻璃电极的组成部分?()
A:Ag-AgCl电极
B:一定浓度的HCl溶液
C:饱和KCl溶液
D:玻璃管
气相色谱法中,确定色谱柱分离性能好坏的指标是什么?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硫化物,用酸化-吹气法进行预处理,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大气自动干法监测仪信号接收通常采用光电倍增管。
根据《环境空气 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 691-2014),超大流量、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的多点校准, 对于中流量的采样器,应至少在()L/min进行三点校准。
A:80
B:90
C:100
D:120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规定,水质样品采集后,运输到实验室期间,应在()℃冷藏并在暗处保存。
A:﹣5~0
B:﹣1~5
C:1~5
D:常温
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要素是()、消费者、分解者及()。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气和环境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采集好的样品应2d内分析完毕,于2~50℃可存放一周。
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由于S型皮托管测头结构的影响,测得的压力值特别是()值与实际值相比,有较大误差,因此计算中要考虑皮托管速度校正系数。
A:动压
B:静压
C:全压
D:动压和静压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法和()法。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硼时,试验所用器皿应选用无硼玻璃、聚乙烯或其他无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