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血液内科学高级职称

女,30岁,月经量增多伴头晕、乏力3个月,某医院检查发现贫血而给予硫酸亚铁治疗8天,因血红蛋白不升来院就诊。查血红蛋白67g/L,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6%,骨髓中铁粒幼红细胞减少。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溶血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感染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海洋性贫血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针对上述病人,治疗应选择( )
A:改用叶酸、维生素B治疗
B:改用泼尼松(泼尼松)治疗
C:继续服用铁剂,观察血常规变化
D:口服铁剂无效改用注射铁剂
E:给予输血治疗

男性,36岁。诊为慢粒1年后出现发热、出血,贫血加重,脾肋下5cm,骨髓检查:原淋占90%,POX染色阴性。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粒急粒变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慢粒并急淋
D:慢粒并骨髓纤维化
E:慢粒急淋变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正确的的治疗是( )
A:治疗缓解后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B:如采用化疗则选用DA方案
C:1年前保存病人骨髓,此时做自体移植成功机会很大
D:此时化疗效果与急性白血病疗效相似
E:Ph染色体阳性比阴性治疗效果差
预防和减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可选用( )
A:环磷酰胺(CTX)
B:环胞霉素A(CyA)
C:甲氨蝶呤(MTX)
D: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E:以上均是
男性,56岁,食欲减退伴上腹部疼痛半年,体重下降8kg。检查: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3.1×10/L,网织红细胞2%。骨髓像示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胞浆少、边缘不整,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正常,SF7μg/L。 首先的处理是( )
A:输血
B:铁剂治疗
C:胃肠道检查
D:治疗胃病
E:肝功能检查
下列治疗组合哪项是错误的(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VP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DA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TRA
D:慢性淋细胞白血病A期—CB1348
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MTX鞘内注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依据不包括( )
A: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B:血小板减少
C:APTT延长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并成熟障碍
E:脾不大或轻度肿大
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可以出现的是( )
A: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
B:血清结合珠蛋白增高
C:尿中胆红素增高
D:尿中尿胆原增高
E:血红蛋白尿
男性,68岁,发热1周。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10/L,血小板45×10/L。 不常用于本病治疗的药物是( )
A:马法兰
B:柔红霉素
C:阿糖胞苷
D:高三尖杉酯碱
E:米托蒽醌
诊断贫血的依据是( )
A:脸色苍白
B:头昏,乏力
C:活动后心动过速
D:活动后呼吸困难
E: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 )
A:血清中游离的IgG
B:红细胞膜上的IgM
C:红细胞膜上的IgG
D:红细胞膜上的C3
E:血中游离的IgM
下列贫血属于正常细胞性的是( )
A:慢性感染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海洋性贫血
生理情况下,1ml血含铁量为( )
A:0.25mg
B:0.5mg
C:1mg
D:1.5mg
E:2mg
男性,9岁,拔牙后出血不止,体格检查:BT8分,血小板200×10/L,APTT70秒,PT12秒,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的诱导不发生聚集。诊断为( )
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D:血小板无力症
E: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
男性,35岁,发热伴颈部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个月余,经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确诊为中高度恶性NHL。 该病人首选的化疗方案是( )
A:COPP
B:MOPP
C:CHOP
D:COP
E:ABVD
急性白血病缓解的标准是什么?
下列关于DIC发病机制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纤溶抑制物的减少
B: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
C:血管内皮损伤,导致FⅫ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D:血小板损伤,激活凝血系统
E:纤溶酶激活,致凝血-纤溶平衡进一步失调
男,38岁,乏力、咽痛伴低热3天去某医院就诊。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莫西林及中成药治疗5天,咽痛及低热消失但乏力加重,并出现左眼视物不清、躯干部及双下肢出血点和淤斑。血常规WBC2.5×10/L,Hb90g/L,PLT32×10/L。查体:浅表淋巴结及肝、牌无肿大,胸骨压痛明显。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幼稚细胞占89%,胞浆颗粒粗大,多见Auer小体,POX染色强阳性。骨穿处出血不止。 为确定诊断,必须进行以下检查( )
A:血培养
B:染色体检查及融合基因检查,是否有t(15;17)易位和PML/RARa融合基因
C:血小板抗体测定
D:骨髓检查确定巨核细胞的数量和成熟度
E:胸片 
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排斥反应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A:选择H1A配型相合的有关供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排斥发生率低
B:重型再障移植排斥率比白血病高
C:去除供者造血干细胞中淋巴细胞可减少移植排斥反应
D:重型再障移植排斥率高低与移植前多次输血无关
E: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
在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为( )
A:男:Hb<160g/L,女:Hb<140g/L
B:男:Hb<140g/L,女:Hb<130g/L
C:男:Hb<130g/L,女:Hb<120g/L
D:男:Hb<120g/L,女:Hb<110g/L
E:男:Hb<110g/L,女:Hb<100g/L
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型

男性,32岁,因乏力和发热2周,检查发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鉴别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常用组化检查为( )
A:糖原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
B:糖原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C:过氧化物酶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D:糖原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目前国际分型要求,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
A:形态学和组织化学
B:骨髓活检和组化染色
C: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D:骨髓细胞培养
E: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某患者,女,21岁,16岁时开始乏力,头晕,月经量过多,曾服用中药及铁剂,症状无改善。体检:皮肤粘膜苍白,肝肋下2cm,脾侧位肋下2.5cm,余无异常。Hb80g/L,RBC3.3×10/L,Hct0.26,网织红细胞0.027,外周血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肝功能正常,血清胆红素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幼红细胞增生显著,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G/E=0.9:1,未见巨幼样变,细胞外铁(Ⅲ),铁粒幼红细胞0.60,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缺铁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关于铁吸收,错误的为( )
A: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B:以亚铁的形式吸收
C:饮茶有利于铁的吸收
D:植物源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
E:铁的吸收受机体铁饱和状态的调节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 )
A:红细胞数减少
B: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C: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
D:红细胞呈正细胞正色素性
E: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减低
下列有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机选择哪项是不正确的( )
A: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宜在CR1后
B:目前唯一能治愈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1)的一种治疗方法
C: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儿童标准组相似,在CR2后
D:恶性度高的Ⅲ、Ⅳ期淋巴瘤
E: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年轻患者且有合适供者
每个胎盘平均可采集到单核细胞(MNC)数( )
A:1.0×10
B:2.0×10
C:3.0×10
D:4.0×10
E:5.0×10

女性,27岁,鼻出血伴全身不适10天。查体:皮肤散在出血点,颈部淋巴结黄豆至蚕豆大小,脾肋下2cm,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2×10/L,血小板12×10/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检查最重要的是( )
A:白细胞分类
B:骨髓检查
C:血小板抗体
D:铁染色
E:淋巴结活检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住院后出现头痛伴颈项强直,最佳治疗方案为( )
A:抗生素
B:化疗+鞘内注射MTX
C:免疫抑制剂
D:输血
E:镇痛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脑脊液最可能出现( )
A:中性粒细胞增多
B:糖升高
C:细菌培养阳性
D:涂片发现结核杆菌
E:颅内压增高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 )
A:贫血常较出血及感染为重
B:贫血呈慢性过程
C: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D:肝、脾及淋巴结常肿大
E: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
ABO血型系统抗体有一种是天然抗体,它主要是( )
A:IgG
B:gA
C:IgE
D:IgD
E:IgM
有关血小板抗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血小板后产生的同种抗体只针对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B:抗体产生的频率主要取决于输注的次数
C:血小板抗体出现也见于胎儿和母亲间血小板血型不合
D:血小板抗体可能是同种抗体
E:血小板抗体可能是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