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最具特征性的改变为()。
A:额面QRS心电轴左偏
B:QRS波群时限≥0.12s
C:V
5
导联R峰时间>0.06s
D:V
5
、V
6
、Ⅰ、aVL导联R波增宽有切迹,无q波
E:V
5
、V
6
导联出现q波
关于反复搏动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指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回折,使激动起源的心腔再次被除极
B:反复搏动一定有房室交界区的参与
C: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折返
D:仅表现单次折返
E:发生反复搏动最常见的部位是房室交界区
女性患者,38岁,心悸、胸闷10天。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心电图最易误诊为()。
A: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B:窦性心律不齐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窦性停搏
E: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心电图检查见图3-7-8,应考虑为()。
A:窦性停搏
B: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C: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D: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律不齐
图4-8-10显示起搏器PVC功能开启前、后的心电图。以下为有关PVC功能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PVC功能是指起搏器检测到室性期前收缩后,自动延长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避免感知逆传P波而诱发PMT
B:PVC功能是双腔起搏器特有的功能之一
C:室性期前收缩后触发心房不应期(ARP)
D: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第一个AV间期等于设置的AV间期
E:起搏器判定室性期前收缩的标准是QRS波前或者连续两个心室波之间无起搏或感知的心房波
心电图表现RR间距不规则的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心房扑动伴2:1传导
C: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窦性心动过速
E: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心绞痛发作时胸痛的典型部位是()。
A:胸骨中、上段后
B:胸骨下段后
C:心尖区
D:左肩
E:剑突下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A:PR间期延长且固定,无QRS波群脱落
B: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群脱落
C:PR间期恒定,突然出现QRS波群脱落
D:PR间期缩短
E: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1932年,首先提出心电图运动试验可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方法的学者是()。
A:Arthur Master
B:S.Goldhammer
C:Robert Bruce
D:F.N.Wilson
E:T.Lewis
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15mV提示()。
A:高侧壁心肌缺血
B:下壁心肌缺血
C:前侧壁心肌缺血
D:ST段正常
E:下壁心肌损伤
患者男性,65岁,慢性咳喘20余年,因胸痛就诊。心电图如图3-1-9所示,应考虑为()。
A:双心室肥大
B:左后分支阻滞,心肌缺血
C:右心室肥大,心肌缺血
D:左心室肥大
E:急性心包炎
以下为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证,但
不包括
()。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急性心肌炎
C:严重椎间盘突出
D:室性期前收缩
E:肺动脉栓塞
患者男性,68岁,肺动脉高压。心电图如图3-1-5所示,应诊断为()。
A: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C:后壁心肌梗死
D:右心室肥大
E: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
患者男性,25岁,感冒后3天,因心悸就诊。心电图如图3-14-2所示,诊断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男性,75岁,心电图显示钉样起搏信号后紧跟心房除极波,并经自身的房室结下传,起搏模式为()。
A:VAT
B:VVI
C:AAI
D:DDD
E:VVT
患者男性,47岁,发作性胸痛,临床考虑为冠心病。行运动试验检查,运动中患者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4分钟的心电图见图4-4-4A、B、C。运动试验结果应为()。
A:阴性
B:阳性
C:不能评价
D:假阳性
E:运动诱发早期复极综合征
异常Q波的标准通常是指()。
A:Q波时限≥0.02s
B:Q波幅度≥同导联R波的1/3
C:Q波时限≥0.03s,幅度≥同导联R波的1/4
D:V
1
导联QRS波群呈QS型
E:Q波时限≤0.03s,幅度≥同导联R波的1/4
梨形心影常见于()。
A:二尖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扩张型心肌病
D:缩窄性心包炎
E:心脏肿瘤
关于右位心心电图的阐述,错误的是()。
A:P-QRS-T波在Ⅰ导联均倒置
B:aVR、aVL导联图形互换
C:P-QRS-T波在aVF导联均倒置
D:V
1
~V
5
导联R波逐渐减低,S波逐渐加深
E:左右手电极反接后记录的肢体导联心电图相当于正常的肢体导联心电图
二尖瓣狭窄患者表现为()。
A:二尖瓣呈"城墙样"改变
B:SAM现象
C:二尖瓣呈"吊床样"改变
D:主动脉瓣开放呈鱼口状
E:主动脉瓣关闭呈田字形
食管心房调搏时,进入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的表现是()。
A:S
1
S
2
刺激后,S
2
R间期突然缩短,delta波消失,QRS波群时限变为正常
B:S
1
S
2
刺激后,S
2
R间期突然延长,QRS波群时限不变
C:S
1
S
2
刺激后,S
2
R间期突然缩短,QRS波群时限增宽D.SS刺激后,SR间期不变,QRS波群时限增宽
D:S
1
S
2
刺激后,S
2
R间期突然延长,delta波消失,QRS波群时限变为正常
患者男性,65岁,体检时心电图为显性预激,心电图如3-16-5所示,旁路可初步定位在()。
A:右侧壁
B:左侧壁
C:左后壁
D:右后壁
E:右后间隔
心室复极产生的是()。
A:P环
B:QRS环
C:T环
D:U环
E:Ta环
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为()。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C:前壁室壁瘤形成
D:早期复极综合征
E:心肌病
下列情况易发生心室颤动,但除外()。
A:早期复极
B:急性心肌梗死ST段明显抬高
C: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D:Brugada综合征
E: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ST-T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同
B:ST-T改变程度与delta波的大小呈正相关
C:ST段呈水平型压低改变
D:T波呈对称性倒置
E:以上都不是
正常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
A:0°~+90°
B:0°~+60°
C:-30°~+90°
D:0°~+110°
E:+30°~+90°
患者女性,15岁,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如图3-1-2所示,应诊断为()。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右心室肥大
C:前间壁心肌梗死
D:预激综合征
E:左后分支阻滞
()社会对医务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外部力量,是可以逃避的。
A:良心
B:法律
C:名誉
D:道德
患者男性,32岁,反复晕厥4年。发作时伴面色苍白,四肢抽搐。图3-12-1为晕厥发作时的心电图,应诊断为()。
A: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B:心房扑动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E:心室扑动
有关洋地黄中毒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洋地黄中毒时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最为常见
B:洋地黄中毒时室性期前收缩常表现为二联律
C:洋地黄中毒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D:洋地黄中毒时一般很少出现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E: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缓慢而规则的心律应考虑洋地黄中毒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