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电子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总经理王总决定参加应届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经过面试,最终21人被录取,其中14个是外地大学毕业生,7个是本地大学毕业生。
在签约前,王总说:“员工是公司的主人,大家彼此间是平等的,我将把大家当成朋友看待,大家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我将大胆创新,打破常规的用人机制,凡在本公司工作一年以上,在业绩得到认可的情况下,都有机会晋升为部门主管或经理。同时,由于你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较少,所以公司给你们进行较大力度的培训投资。当然,由于本公司刚刚成立,经济有限,所以我希望年青人与公司同甘共苦。在第一年内本公司还无力提供给你们住房,但以后本公司会考虑给你们补发一些房贴。第一年工资前6个月工资为2000元,后6个月为2500元,但两年以后,我相信你们肯定可拿到5000元以上。”
说完,当时7个上海本地的大学毕业生离开会场,放弃了签约。半个月后,14个外地大学中竟然有12个学生集体辞职。王总傻了,为什么这些学生不能与企业同甘共苦呢?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你认为大学生离职的主要原因是()
A:薪酬水平偏低
B:缺乏晋升机会
C:企业内员工关系紧张
D: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
E:无法解决住房等福利问题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你认为大学生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无法满足他们的哪些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分析,你认为王总的讲话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哪些?()
A:工资
B:升迁的成就感
C:责任感
D:认可
E:住房